「丹經道書」類 文章架構表
- 老子 道德經
- 關尹子 文始真經
- 列子 沖虛眞經
- 莊子 南華眞經
- 淮南子
- 文子通玄真經
- 道家諸真
- 黃帝陰符經
- 魏伯陽 周易參同契
- 紫陽真人張伯端 悟真篇
- 黃庭經
- 周易 易經
- 四庫全書
-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 總書目
- 子藏 道家部
- 槐軒全書
- 無求備齋
- 諸子學刊
- 諸子學刊第一輯
- 第一輯 編委會
- 第一輯 發刊詞
- 儒家社會生活中的宗教寬容
- 新原道——從考古新材料看道家思想的神話起源
- 老子先祖宋戴公暨老子宋相人說發微
- 《老子》之“自然”十題
- 從“道生法”命題看《帛書黃帝四經》中的法哲學思想
- 《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禹、龍解
- 莊子籍里考辨
- 《莊子》視域中的生與死
- 從《莊子》“緣督以為經”說起——探討莊子的人生觀
- 《莊子•天下》篇所述宋鈃思想研究——兼論“宋尹學派”不能成立
- 論《莊子》“三言”之特徵
- 《莊子十論》著者考
- 《管子》的衛生之經與楊朱學派的養生論
- 味:萬物生成的亞原——《管子》的一種特殊理念及其醫學淵源
- 墨子的救世學說——實踐理性主義的價值外現
- 論韓非對荀子人性論與治術的繼承及轉化
- 客觀的總結和辯證地揚棄——韓非對先秦諸子的批判和繼承
- 先秦兩漢諸子“理”義研究
- 漢人如何看待先秦諸子
- 論《史記》與法家
- 論董仲舒《三代改制質文》中的朝代嬗替思想──以《上博簡(二).子羔》作為參照系的考察
- 晚明子學與制藝考
- 論傅山的諸子學研究
- 黃式三《論語後案》述論
- 劉咸炘諸子學簡論
- 《老子古今》序
- 是學術創新 還是個人臆說——評沈善增的《還吾莊子》
- 大眾文化時代的經典思想處境——兼評徐儒宗著《中庸論》
- 薈萃眾說 別具卓見——《墨子集詁》簡評
- 考鏡源流 參驗求誠——鄭傑文《中國墨學通史》簡評
- 稿約
- 後記
- 諸子學刊第二輯
- 第二輯 編委會
- 儒家一以貫之的思想體系
- “朋”字的一個思想史考察 ——以《論語》注釋為例
- 三玄四典的學脈關係 ——論三玄思想的內在聯繫之一
- 道家生死觀的思想特點及其現代意義
- 老子道論試析
- 道·自然·自由·和諧 ——略談老子道家的基本思想
- 從黃老到老莊 ——漢代“老子”學論略
- 道是無情卻有情 ——論《莊子》之情
- “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析論
- 《莊子》詞語零劄(之一)
- 莊子修養的路徑及在漢初的演變
- 呂惠卿《莊子義》版本源流考
- 黑水城《呂觀文進莊子義》研究
- 蘇軾《莊子祠堂記》 “楚公子微服出亡”寓言試解
- 論明清學者的莊屈觀
- 上博藏簡第五冊鬼神之明與《墨子·明鬼》 ——兼論竹簡墓主的學派問題
- “知默”與“知言” ——荀子思想中“默”的體知面向
- 論《荀子》之禮與養生的關係
- 《荀子·樂論》與《禮記·樂記》中“情”說之辨析 ——兼與郭店竹簡《性自命出》樂論之“情”說作比較
- 韓非的法哲學與《老子》之道 ——兼論中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奠基人韓非的果敢與鬱悶
- 先秦兵家的諸子學性質、學派特徵與基本範疇
- 禪讓、世襲與革命:戰國諸子之古代帝王更替觀 ——與出土文獻綜合比較述論
- 《淮南子》高誘注音讀斠證
- 格物致知:朱子理學之“第一義”
- 關於杜道堅以皇道帝德論為中心的政治思想初探
- 論明末儒者的天主教選擇
- 劉鑒泉先生《推十書》的學思成就及時代意義
- 良心本心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評楊澤波教授《孟子性善論研究》
- 墨子的歷史認知思想 ——兼評鄭傑文《中國墨學通史》
- 有關經子與傳統文化答問
- 我讀《莊子》的心路歷程 ——在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的講演
- 稿 約
- 諸子學刊第三輯
- 第三輯 編委會
- 老、莊及《易傳》的重要哲學議題──論三玄思想的內在聯繫之二
- 試論莊子的超前意識
- 莊子歸根意識淺說
- 莊子道家“無用之用”的價值制高點
- “天弢”與“天刑” ——生命的社會屬性與莊子的生存焦慮
- 莊子自由精神與獨立人格的再認識 ——與平等意識偕行的精神追求
- 夢迷與覺悟:《莊子》的夢
- 天下有至樂——論《莊子》之“樂”
- 《莊子》思想中“遊心於和”的美學意涵
- 《莊子》生態美學思想資源探析
- 以明乎 已明乎 ——釋《莊子》的“明”義
- 知北遊:文本的意義分析
- 宇宙意識與文學特色 ——莊子哲學觀念的文學轉化
- 《莊子》文學的厚重與輕妙 ──向内沉潛與向外飛翔之交錯
- 莊子思想的歷史定位
- 《莊子》山人考論
- 《莊子》詞語零劄(之二)
- 荀卿論說源出莊周證
- 試析莊學之“火不熱論” 及其與玄學本體論之關聯
- 論郭象的“適性逍遙”說
- 張載天道觀中的《莊子》影響
- 林希逸《莊子口義》的散文評點特色
- 宋代莊學的文獻學研究
- 船山莊學中的以莊釋儒
- 以“大”為逍遙 ——論清人闡釋莊子逍遙義的基本指向
- 清人劉鳳苞莊子散文研究述論
- 中西貫通 揭示新義 ——論嚴復用西學對《莊子》的闡釋
- 莊子的世界與世界的莊子
- 近二十年來臺灣的莊學研究
- 韓國《莊子》研究:回顧與反思
- 現代韓國的莊子硏究動向
- 近三十年來日本的《莊子》研究
- 關於西方莊學的幾點反思
- 首屆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 《莊子學史》序
- 一部具有路標性的巨著 ——評方勇的《莊子學史》
- 編後語
- 諸子學刊第四輯
- 第四輯 編委會
- 先秦廉恥思想及社會風俗的變遷與諸子百家之興起
- 論先秦諸子的公私觀
- 儒家思想特質的形成:兩次觀念蛻變
- 儒學的生態關懷及其當代價值
- 六十而耳順:成聖的隱喻 ——兼論儒家神話
- 孔子“成於樂”的意涵析論
- 論孔子學說的現實性 ——兼及諸家的比較研究
- 《中庸》釋義
- 老子的哲學智慧對當前文化危機的啟發
- 顏淵之學及《莊子》中的顏淵
- 照曠混冥自逍遙: 莊子的道論與修道思想
- “自然界”對莊子修養的意義
- 《莊子》的美學含蘊 ——對精神現象和美的規律的揭示及其回歸自然和藝術人生的指向
- 上博七吳命簡五釋字一則 兼校正《莊子》“一雀適羿,羿必得之,威也”句誤字
- 論黃帝書的兩大主題:技術發明和政治思想 ——兼論其在道家文獻中的地位
- 論楚竹書《慎子曰恭儉》“去囿”及相關問題
- 竹簡《文子》研究四十載回溯 ——從“朝請”、“壹異”兩詞說起
- 論帛書“縱橫家”佚文廿七篇的錯簡、辭例、編制
- 《管子》因循思想探析
- “人生不能無群” ——荀子論人的概念的特性
- 兵家管理哲學的理論構架
- 《呂氏春秋》所見“名”的政治思想研究 ——以《正名》、《審分》篇爲主
- 也論《呂氏春秋》的學派屬性與學術定位
- 司馬遷對莊子的研究和接受 ——兼論司馬遷在莊學研究史上的地位
- 《紅樓夢》與《莊子》中的超越性人生觀
- 援佛入老 以佛解老 ——試析馬一浮《老子注》義理體系的建構
- 《司馬法》:兵書乎?經書乎?子書乎? ——兼評李桂生《諸子文化與先秦兵家》
- 能折騰的劉安與被折騰的廣忠 ——陳廣忠教授《淮南子斠詮》讀後感
- 華東師範大學召開《子藏》工程專家論證會
- 《子藏》工程專家論證會綜述
- 《子藏》論證意見
- 《子藏》論證決議書
- 諸子學刊第五輯
- 試論儒家孝道
- 儒學思想中的歷史觀 ——以出土文獻為討論起點
- 《<論語·學而>“無友不如己者”之正詮》補說 ——兼答欒貴川、蔣國保、倪祥保三位先生
- 孔子殺死了少正卯 ——兼與沈善增諸君商榷
- 孔門面貌考釋
- “仁者愛人”與“仁者自愛” ——對新出楚簡“”字形義的思想史解讀
- 《易傳》理論體系對《樂記》文藝體系的多維度觀照
- 黃老思想與民間術數 ——以出土文獻為線索
- 老子論聖人之玄德
- 柔弱無為與法治原則 ——觀察《道德經》的一個新視角
- 老莊的心理狀態與心路歷程
- 莊子道家因的哲學論綱
- 《莊子》辨偽始於韓愈說之檢討
- 論宋代莊子逍遙義
-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莊學著述析論
- 《韓非的法哲學與<老子>之道》瑣議
- 《瑣議》商兌
- 論兵家管理的職能體系
- 雜家考論(上)
- 原生義與再生義 ——中國古代寓言史上的經濟寓言
- 《孔叢子》的子書性質與先秦諸子的學術共性
- 淮南子校釋補
- 高誘的群經之學 ——從《淮南子注》、《吕氏春秋注》談起
- 試談《史記•日者列傳》 ——兼與《莊子•盜跖》篇之比較
- 道教與道家的關係及其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 朱子論《中庸》大義
- 論陽明學良知本體論對道家有無之辨思想的融攝
- 晚清的理學與墨學
- 應運而生的思想家 ——兼評《〈韓非子〉的成書及其文學研究》
- 《子藏》:為諸子繼絕學 ——華東師範大學《子藏》工程巡禮
- 諸子學刊第六輯
- 第六輯 編委會
- 人與自然關係的儒學選擇
- 儒家樂教思想中“和”的意涵之流變述論 ——以隋唐迄明清為考察對象
-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發微
- 儒家與諸家之學異同論
- “和而不同”與“因是”、“不得已” ——儒道二家多元觀詮說
- 從“太上”等章的差異論郭店竹簡《老子》性質
- 中西自然觀之對比分析 ——以老莊“自然”詮釋為例證
- 莊子自然觀的歷史進步性及其現代啟示
- 論莊子心學
- 《莊子》與“數”
- 《莊子》文本楚語考釋舉要
- 釋《莊子·外物》“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兼談《魚鼎匕》之性質
- 當代學者以“寄言出意”為郭象注《莊》方法的檢討
- 論《管子》輕重學說
- 由《墨子》某些“古文”看楚簡中 若干從“刀”、“斤”、“戈”字的特殊寫法
- 萬能而無所為—— 荀子對於王權主義的調整
- 荀子性惡論的思想進路及其理論問題
- 司馬光對荀子思想的收受
- 商鞅法治思想考論
- 《韓非子·難勢》研究中的一個問題 ——“應慎子”者、“復應之”者各為誰何?
- 孫子“知勝有五”新解
- 雜家考論(下)
- 《淮南子》楚語的漢語史價值
- 淺析《淮南子》許慎注與《說文解字》之關係
- 司馬遷“整齊百家雜語”說
- 從《文心雕龍》的兵家思維和兵法語言看劉勰的兵學素養
- 晉唐詩文中大鵬形象的演變
- 莊學研究的重要收穫 ——讀鄧聯合《“逍遙遊”釋論》
- 學術的真色 ——評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
- 《子藏》總序
- 諸子學的新浪潮 ——欣聞《子藏·道家部·莊子卷》出版
- 《子藏》:一座宏大的子學經典庫 ——有感於《子藏·道家部·莊子卷》的出版
- 盛世修藏 利在千秋 ——人民大會堂“《子藏》首批成果發佈會”發言(選登)
- 《子藏》工程成員名單
- 新子学论集
- 论文列表
- 编后记
- “新子学”构想 方勇
- 再论“新子学” 方勇
- “新子学”申论 方勇
- “新子学”界说之我见 欧明俊
- “新子学”概念系统的建构 王威威
- 论“新子学”的内涵、理念与构架 刘韶军
- 反者道之动——从子学走向“新子学” 张永祥
- 诸子学的复兴与“新子学”的建立 张双棣
- 略论先秦诸子传统与“新子学”学科建设 林其锬
- “新子学”悬想 曹础基
- “新子学”断想——从意义和特质谈起 刁生虎、王喜英
- “新子学”研究需做到四个统一 刁生虎
- “新子学”刍议——以中国文化为本位 张洪兴
- 谈谈关于建立当代“新子学”的几点想法 许抗生
- 对《“新子学”构想》的建议 谭家健
- 关于“新子学”之我见 高华平
- 关于“新子学”的几点思考 徐国源
- 对“新子学”的一些思考 陈福康
- “新子学”——子学思维觉醒下的新哲学与系统性学术文化工程 玄华
- 关于“新子学”几个基本问题的再思考 玄华
- “新子学”方法论之反思——基源问题研究法与创造的诠释学的知识建构过程 (台湾)赖贤宗
- “新子学”的核心在于新 徐志啸
- 重返中国传统文化最佳生态现场——对“新子学”的一点理解 李有亮
- “新子学”的历史使命 陈广忠
- “新子学”的本质与使命——围绕子学与士之关系展开 曾建华
- 我国“新子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高卫华、杨兰、董浩烨
- 追寻“诸子问题”的现代解答——对“新子学”发展的一点思考 聂学慧刘思禾
- 关于弘扬“新子学”的建议 蒋门马
- 继往开来 创新学术 傅璇琮
- “新子学”的学术针对性、时代意义思考 李似珍
- 时代召唤“新子学” 孙以昭
- 《“新子学”构想》体现时代精神 陆永品
- 站在子学发展的时代制高点上 钟明奇
- “新子学”对现代文化的意义 郝雨
- 以诸子的精神面对现实——“新子学”的任务浅议 吴勇
- 借力诸子开拓中国学术新途径 何美忠
- “新子学”与中华文化整体传承 郝雨
- “新子学”与中华文化之重构 汤漳平
- “新子学”与中华文明之未来 李若晖
- “新子学”笔谈
- 现代文化学者讨论“新子学”纪要
- 诸子学略论 杨国荣
- 诸子形态的流变及诸子范围的界定 李桂生
- “新子学”与儒学、经学的关系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孙以昭
- 新国学的内在结构探析——以新经学、“新子学”为主 韩星
- 走出经学时代——儒家哲学现代化的范式转换 杨少涵
- “新子学”视野下微观解读一例——重读《论语•八佾》 郝雨、路阳
- 21世纪“新子学”与新道学的研究课题[韩国]金白铉
- “仁义”、“智”、“化”视域下的津田左右吉《老子》研究审视——21世纪诸子研究的地球村背景思考 许建良
- 从老子之道的当代诠释看“新子学”之“新” 林光华
- “新子学”与当代人的生活幸福——以《老子》之“身”为例 江峰
- 庄子学跃进“新子学”的变与不变——符号解构、文本对话、隐喻创发之历程 (台湾)钱奕华
- 新墨学的兴起和前景 孙君恒、李悦
- 子学复兴视野中的“韩非学”研究——以明清为中心 宋洪兵
- 略述民国时期的新子学研究 张涅
- 诸子学的现代转型——民国诸子学的启示 陈志平
- “新子学”典范——章太炎思想论纲 [新加坡]严寿澂
- 马一浮论诸子在国学中之地位 徐儒宗
- 还原、重构与超越——“新子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策略 王昀、谢清果
- “新子学”应如何进一步走向全球——浅谈“新子学”的跨国传播 杨林水
- 新闻人要做“新子学”的推动者 张雷
- 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定位与选择——以美国孔子学院为例 聂学慧
- 浅谈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子学的地位及意义 邹艳
- “子商”构想 郑伯康
- “‘新子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崔志博
- “新子学”大观——上海“‘新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崔志博
- “新子学”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胡言午、蒋冰冰
- “新子学”体现时代精神——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新子学”学术研讨会 桃子
- “新子学”研讨会在沪举行 郝雨
- “‘新子学’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朱自奋
- 学术界“新”字头构想一时涌动 朱自奋
- 关于《“新子学”构想》 梁枢
- 文化新构想思潮涌动 郝雨
- 现代文化学者聚会上海跨学科研讨“新子学” 路阳
- 上海跨学科研讨“新子学” 路阳
- 清醒认识传统学术的民族性 夏斌
- 发扬子学精神推动文化复兴——“‘新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范伟花
- “‘新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朱自奋
- “复兴子学有现实意义”——“‘新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查建国
- 諸子學刊第一輯
- 其他丹經道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