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於心,心無其心;外觀於形,形無其形。

浅谈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子学的地位及意义 邹艳

  目前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界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多有探讨。2004年,《光明日报》就曾展开关于“人文素质”的讨论。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探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论文,如:周金生、彭书雄《人文学科与人文素质》《光明日报》,2004年8月30日。、王申红《通识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07期,第180~182页。、骆宾等《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8期,第32~37页。、侯景娟《文学经典阅读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九江学院学报》,2012年03期,第87~89页。、黄景中《诗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教育评论》,2012年05期,第60~62页。、谭朝炎《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6期,第100~102页、第110页。等。尽管学界很关注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但大多凸显的是传统文化中例如唐诗宋词等文学经典,以及陶渊明、杜甫等大诗人的人格魅力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熏陶作用,对子学在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讨论相对少些。

  陶行知说过,千学万学学做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174页。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大学生如何从汲取知识的主体顺利地成长为用知识服务社会的主体,是“天之骄子”跨出象牙塔时要走好的第一步。人文素质是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关键。笔者由于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除了为中文系的学生授课外,还为全校学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因而有机会接触到工科、理科以及中文系之外的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价值观,发现文科专业背景的学生与纯理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在人文素养和人文理想上存在很大的区别。人们也越来越感慨现代高度发达的网络和“压力山大”的生存空间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极大困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当代绝大部分大学生在象牙塔里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他们或为生活奔波,或为学业忙碌,周围洋溢着浓郁的商业气息。学校的文化墙和宣传栏中充斥着各种考级广告和兼职信息。在商业运作和商业信息司空见惯的象牙塔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知识的积累难免显得有些薄弱。

  受实用主义价值观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务实化、个人化和功利化的特点。综观目前在校大学生人群的生活状态,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考证族群、实践族群、考研族群。考证一族与社会实践一族殊途同归,其目标都是就业。考证的同学在短短四年内不仅要考英语四、六级证书,还要考计算机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英语口译证书、报关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甚至机动车驾驶资格证也是很多在校生人手一本的证书。社会实践一族则花很多时间奔波于就读城市的各行各业中,他们以获取社会实践经验为主要目的,加强对社会的了解,积累社会经验,尤其是职场经验,有的同学甚至以在读生的身份赴国外机构从事勤工俭学。考研一族则抱着继续深造的目的,在加强英语学习的同时,加紧对自己感兴趣领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华灯闪烁的都市里,在宁静而匆忙的校园中,这些脚步匆匆、目标明确的追梦者也有茫然的时候。当被问及理想时,他们滔滔不绝,头头是道,目标明确,但是当被问及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时,却常常哑口无言。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一切努力似乎只是为了个人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又大都聚焦于“小我”。当遇上困难与挫折后,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变得茫然失措,也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事实上,除了上述三种类型外,还有极少一部分同学,既没有短期目标,也没有长远计划;既看不起为生活忙碌、为学业匆匆的同伴,也不想利用培养技能的各种机会。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来得自然而容易,根本不需要努力和打拼。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必不可少,而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子学正是一剂“良方”。

  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小雅•车辖》。郑玄笺注:“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后来高山景行往往成为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的代名词,而这恰恰是在校大学生对子学的感受。子学产生在先秦社会,是先秦诸子对社会、宇宙、人生、世界的看法,是历经几千年大浪淘沙沉淀后的精神财富。那么为何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子学却显得陌生、庄严、肃穆,常常使他们敬而远之呢?究其因大致如下:

  首先,子学的文学性不强。在中国文化初创时期,子学便以非纯文学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先秦哲人留下的著述,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墨家、法家等,都是以说理文的形式出现,是哲人表述自己政治主见的言论。非纯文学的特殊角色决定了子学侧重哲理的思辨,闪现的是智者的智慧,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或鲜明、高大的人物形象。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子学的接受主体主要出现在哲学领域。即便是以寓言说理见长的《庄子》和以比喻说理见长的《孟子》、《荀子》,故事性也没能成为主要亮点。因此,在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文学性不强的子学在后世的接受范围较为有限,自然也就不会被当成启蒙读物来推广了。这是子学未能成为诸如四大名著、唐诗宋词那样“飞入寻常百姓家”经典的重要原因。

  其次,子学距离当代社会时代久远。子学产生在社会转型期,是商周以来传统知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子学的创始者是早期文化的承担者,代表了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对社会生产关系提出的新要求,是春秋和战国时代最新思想的代表。孔孟、老庄、韩非子等,对变化中的生产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构想。然而,随着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子学的自由与独立的精神在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下被压抑了,棱角也被磨平。尽管在宋明理学家的努力下,子学得到了与时俱进的新发展,但是早期子学精神的自由灵魂却渐行渐远,以至今天,除专业士人之外,子学很容易被当成哲学家、学问家之事看待。因此,子学在当今大学生心目中是阳春白雪,不免曲高和寡。

  再次,子学的普及工作尚未充分。子学在世人心目中更多的归属于哲学,往往被看成是哲学家的事情,与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由于先秦子学产生在文学尚未独立的时期,子学著作出现之初便以哲学著作的身份展现在人们面前。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是治国之道、为政之道。老庄的清静无为思想是出世之道。法家、墨家的思想体系也均针对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对芸芸众生而言,政治是少部分人的事情,每天的衣食住行才是实实在在、关系到切肤之痛的。因此,子学经典对普通人而言,仅仅是偶尔去崇敬、景仰的“另一个世界”,即便是当代大学生,对子学也只是保持心向往之、力却有所不及的敬意。

  二

  “人文之始,肇自太极。”(《文心雕龙》)人文肇自太极,太极乃世界本源。人类作为万物之一,具有与万物同源的属性,因此天人和谐共存、天人合一具有天然的基础。要实现这种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文关怀是重要途径。《周易》说:“刚柔交易,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关怀是人格塑造的核心,而人格塑造又是整个人文素养的核心。人文素质包括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审美素质等。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功地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环节,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四方面。其中,文化理念是人文思想的核心,人文方法则是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见,人文精神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方法。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之开会词》说:“当民国成立之始,而教育家欲尽此任务,不外乎五种主义: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是也。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 《蔡元培文集》,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6页。道德、人格修养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子学的丰富内蕴与深邃思想可以为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营养。

  子学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树立宏观理想、培养人文关怀、塑造人格指引方向。子学中的儒家强调积极入世,被无数志士仁人尊为人生守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这些思想均体现了儒家高度的责任感,并使儒家获得了极大的、恒久的信任。即便在国门开放的时代,也被众多外国友人接纳,甚至被视为打造世界“新人文主义”的核心。美国评论家、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运动的领袖白璧德先生,对儒家哲学给予了高度评价,视儒家思想为解决社会价值危机的唯一出路。“五四”时期,一批知识分子出国留学,在他们冷静客观地比较中西文化后,发现西方文化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诸多弊端,于是便以理性的眼光和同情的态度看待儒学的价值。对家国的奉献思想也让儒家获得了最广泛的支持。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同样体现了子学对社会的关注,“至德之世”和“小国寡民”从另外的角度对治理社会和国家进行了设想。当代大学生在商业经济大环境下,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普遍追求功利性的学习效果,对个人以外的世界关注较少,为大众和社会的服务意识较为薄弱,奉献精神较为缺乏,这些人格上的不足与他们的立志不高远、理想不宏大有密切关系。过于重视功利主义,就会局限于对实际收益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过于重视谋生能力的培养,会导致人被物质异化,使人沦为职业培训机构或技术训练的机器。在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出现过宣扬“大我”,淡化“小我”的创作潮流,“大我”指革命者,“小我”指诗人自己。尽管这种创作理念打上了特殊时代的烙印而被抨击过,但呼唤“大我”即强调个人对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实属必要。新时代下,“大我”不仅仅是精英和无我的代名词,还代表了一种民胞物与的胸怀,那就是既要有爱国主义和民族认同的志向,也要有乐于助人、珍视友情的品质,以及关爱家庭和重视亲情的情感态度。

  子学关注人情、人性、人生,是当代大学生提升自我修养的金钥匙。孔子对为政之道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这些思想显现了孔子对“民”的重视和对“人”性的尊重。事实上,子学普遍对“人”充满了敬意,各家各派都对人情、人性进行了有效探索。墨家有“兼士”,儒家有“君子”,道家有“赤子”、“至人”、“神人”、“圣人”,这些都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孔子强调“仁者,爱人”,认为关爱他人是仁者的处世之道。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人之有“四端”犹如人之有四肢,对人性进行充分肯定。道家也强调人性,重视人性的真、实、自然,“念德之厚,比于赤子”,推崇单纯如浑浑无知的婴儿,以及“游乎无何有之乡”、“游乎尘垢之外”、飘飘然的藐姑射神人。道家推崇的是特立独行的人格,对此,张岱年论述为:“人之本性,道家亦名之曰‘性命之情’,情者真实之义,性命之情即性命之真。” 《张岱年文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1页。墨家的理想人格则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要求有很好的内在品质,能言善辩,擅长各种技能和知识,能够做到:“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然后可以为高士于天下。是故退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墨子•兼爱》)

  子学的人性观照为大学生提升人文素质开拓了思路,提供了借鉴。儒、道两家向来为士人思想的两翼,古往今来,儒家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扬帆起航,道家又为在奋进途中坎坷失意的人们提供精神家园。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文化素质又以人文素质为重点。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重生命的统一体。教育的终极不是关注教育本身,而是关注人。追求人性的完美、和谐发展,是教育的志向。当代大学生除了技能训练,培养科学精神外,更应重视自身人文知识的积累、人文素养的积淀、人文气质的培养,提升人文素质,充分挖掘自身的内在道德品性。

  三

  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人做人”,学会做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励志,只有志向明确而坚定的人,才不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才能保持一颗持久而坚韧的心。著名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人的素质可以分为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三大类。先天素质是不能改变的,习得的素质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郑继伟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因此,加强励志教育就是充分培养和挖掘“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价值体系和社会存在价值都在发生变化。当代大学生从原来的“天之骄子”变成了“天之焦子”,他们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的形成都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据一份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倾向。部分大学生受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的不良影响,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失去了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甚至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一些人把大学文凭作为出人头地、谋取金钱地位的跳板,学习上缺乏动力。在心理年龄上则表现为滞后发育,对家庭的依赖心理比较严重。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大学生表现出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学生大都感到彷徨、迷茫、无助。这和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有关,独生子女在家集各种宠爱于一身,从小几乎没受到挫折,物质享受又往往极为丰富,从而使得不少人缺乏艰苦奋斗、独立自强的精神,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经常感到不知所措,遭受失败后也往往悲观失望,同时还容易受到外界的左右。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待于信仰和志向的驱动。

  在我国古代,励志教育建立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这种重道德的传统始自先秦诸子学崇尚道德修养。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都积极入世,由于各种原因,墨家、法家、纵横家在后世传承中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张岱年先生把儒学分为深、浅两个层面,认为浅层的儒学是指那些维护等级制的思想,而儒学中的微言大义则是深层的含义。儒学的浅层思想应当批判,而儒学深层的内涵则具有普遍价值。他说:“儒家学说中确实具有一些微言大义,‘微言’即微妙之言,‘大义’即基本含义。微言大义即比较具有深奥精湛的思想,亦就是儒学的深层义蕴。”儒学是有时代性的,时至今日,儒学的许多观点(主要是浅层思想)都已过时,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重要观点(主要是深层思想)却具有相对的“普遍意义”,虽非具有永恒的价值,但至今仍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儒家的理想是治国平天下,同时也讲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将人生之中遇与不遇巧妙地统一。欲“达”要先励志,要励志就要修身,因此孔子提出了“君子”作为他的理想人格代表。“君子”被孔子描述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除了具备理想的人格魅力外,还要有坚毅、执著的品性:“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总之,“君子”要具备优秀品质。这些观点是超越时代、超越阶层的真理。儒学有效地组织社会、安顿人生,已形成渗入国人骨髓的文化基因。其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更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和久远的生命力,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理想的确立和追求指引方向。从为“仁义”献身的人生追求,到“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均体现了儒家的奉献精神。

  借鉴子学精神,可以加强励志教育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语境下长大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经典都有或多或少的接触,对孔孟、老庄、唐诗、宋词都不陌生,但常常只能以朴素粗浅的方式体会哲学深邃的思想。大学生虽然是社会的精英人群,若真正要求他们阐释经典中所蕴涵的丰富内涵,却往往道不清、说不明。笔者曾经调查大一学生对“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文质彬彬”的理解,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仅仅理解为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有礼貌。事实上,“文”与“质”的内涵极为丰富。笔者从大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说起,再谈及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一方面从人文素养角度讲授了“文质彬彬”,揭示其与大学生为人处世的关系,另一方面从艺术审美、文学鉴赏的角度,讲授“文质彬彬”在古代文论中的意义。从学生们听课的积极和热情来看,笔者认为这堂课的成功主要是抓住“文质彬彬”自身的魅力展开。我们在讲授子学时若能结合大学生需要独立面对生活的实际情况,抓住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来展开,那么文学鉴赏、文学理论就生动具体,也更容易为大家理解了,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既然子学源自人生,我们在传授和传播时,也要立足人生,立足社会,方能真正挖掘子学的精神魅力。

  大学生对子学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一方面很想了解子学、走近子学,另一方面又碍于时代久远,解读起来难度大而失去信心,颇有一种近在咫尺、远在天边的感觉。可见,普及子学,让每位大学生熟悉子学的精神,既是大学生提升其人文修养的内在需要,也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新子学”的提倡和建立,不仅赋予子学新的时代内涵,也极大地方便当代大学生认识、了解、接受子学。牢牢建立在传统子学根基上的“新子学”必将赋予旧子学新的魅力,使之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生!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