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儒家孝道(徐儒宗) 1
- 儒學思想中的歷史觀——以出土文獻為討論起點(臺灣)林啟屏 17
- 《<論語•學而>“無友不如己者”之正詮》補說——兼答欒貴川、蔣國保、倪祥保三位先生(李金坤) 27
- 孔子殺死了少正卯——兼與沈善增諸君商榷(陸永品) 35
- 孔門面貌考释[新加坡]勞悅強 41
- “仁者愛人”與“仁者自愛”——對新出楚簡“”字形義的思想史解讀(高華平) 59
- 《易傳》理論體系對《樂記》文藝體系的多維度觀照(王禕) 71
- 黃老思想與民間術數——以出土文獻爲線索(曹峰) 81
- 老子論聖人之玄德(許抗生) 97
- 柔弱無為與法治原則——觀察《道德經》的一個新視角(臺灣)郭鶴鳴 105
- 老莊的心理狀態與心路歷程(孫以昭) 127
- 莊子道家因的哲學論綱(許建良) 139
- 《莊子》辨偽始於韓愈說之檢討(臺灣)簡光明 157
- 論宋代莊子逍遙義(葉蓓卿) 175
-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莊學著述析論(劉海濤) 193
- 《韓非的法哲學與<老子>之道》瑣議(楊俊光) 209
- 《瑣議》商兌(蕭漢明)217
- 論兵家管理的職能體系(李桂生)229
- 雜家考論(上)(陳志平) 249
- 原生義與再生義——中國古代寓言史上的經濟寓言(耿振東) 263
- 《孔叢子》的子書性質與先秦諸子的學術共性 (孫少華) 273
- 淮南子校釋補(張雙棣) 283
- 高誘的群經之學——從《淮南子注》、《吕氏春秋注》談起(李秀華) 307
- 試談《史記•日者列傳》——兼與《莊子•盜跖》篇之比較(劉洪生) 321
- 道教與道家的關係及其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卿希泰) 337
- 朱子論《中庸》大義 (樂愛國) 347
- 論陽明學良知本體論對道家有無之辨思想的融攝 (朱曉鵬) 359
- 晚清的理學與墨學(張永春)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