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華
(作者單位: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
研習莊子其人其書是中國傳統學術的一道美麗風景,歷經千年而不磨滅。如今,莊子研究在觀照傳統學術的同時,已經被置於現代視域之下,目光朝向世界。為了瞭解和總結當下莊子研究的總體成果,促進研究者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商新形勢下莊子學發展大計,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於2008年11月7日至10日主辦了第一屆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大陸、港、澳、臺和日本、韓國、新加坡、瑞士等海內外專家學者共110餘人參加了研討。會議主要圍繞以下幾個議題展開探討。
一、莊子哲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
莊子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詮釋他對宇宙、社會、人生的認識,從而構建起一個內蘊豐富的哲學思想體系,為世人創造了無限的遐想空間。與會者認為,對莊子哲學思想的再認識及其現代價值的深入挖掘,是當代莊子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也是深化莊子研究行之有效的途徑。
莊子思想是精華與糟粕同存,歷來頗受爭議,其地位和價值都值得重新審視。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崔大華研究員提出了莊子思想的歷史定位問題。他認為,莊子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發展中是一個最活躍、最積極的觀念因素,一個最理性、最深刻的理論成分,為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達成一個非常完整的、周延的哲學及精神境界起到了主要作用,也為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中自然主義的美學思想和意境神韻的美學追求提供了哲學導向,並為中國文化消化吸收異質文化搭建了觀念的、思想的橋樑,值得我們不斷用新的觀念去解讀它、豐富它。韓國國立江陵大學金白鉉教授則討論了莊子思想的現代價值問題。他認為莊子思想的精髓就是內神外明之道,這一神明之道可以通過心齋、坐忘等工夫而達到主客合一的真知,能夠轉化為創造性的認識主體,有助於開展新科學之路,開啟邁向未來的文化模式。山東社會科學院谢祥皓研究員別開生面,對莊子其人展開了新的評述,他從各方面將莊周、孟軻、孫臏三人作對比,認為莊子才是超級智慧高人。
莊子哲學的主體乃是自然主義哲學,其對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行了非常深刻的思辨,包含許多類似現代生態哲學的觀點。當前,世界正陷入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困境,莊子的自然主義思想多少能為我們加深認識這一困境的根源以及最終擺脫這一困境提供啟示。華南師范大學曹礎基教授認為,莊子站在自然之道的立足點上看到了人類文明的負面,第一個在歷史上指出了人類對生態平衡的破壞,第一個對文明發展的負面效應發出了預警,叫人返本而思,不要只顧自我發展而漠視環境的惡化,并且以這種返本而思(歸根)的意識來探寻本体,來看待历史、道术、人性、生死等問題,用以根治時病,此種意識同樣能啟發我們隨時校正所走的路向,尋找出一條合理的發展新路。東南大學許建良教授思考了莊子“無用之用”思想在現代境遇下價值實現的可能性。他認為,莊子強調“無用之用”就是要表明任何行為的抉擇和施行都應該以客體為中心,都應該最大限度地給予客體實現自身價值功用的機會。他相信,莊子“無用之用”觀念的提出,對於解決今天直面的生態危機具有本根上的啟示作用,對於我們多樣、寬容地對待每個個體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安徽大學孫以昭教授認為,20世紀以來人與自然的關係日趨緊張,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已經造成嚴重危機,而莊子因順自然,同自然和諧平衡的思想對於減少現時危機和免除未來災難,使人類在更高境界上實現現代文明頗有現實的價值取向。杭州師範大學朱曉鵬教授從現代生態倫理學視野對道家蘊含的生態倫理思想進行了深入開掘。他認為,道家的自然無為、知止知足、熱愛生命等生態倫理思想十分注意發揮人的主體能動性,讓人作為主體積極地去協商自己的行為與自然的關係,使自己的行為遵從自然法則,這對於我們重新認識道家哲學及整個中國傳統哲學的內涵和意義,拓展其價值境域,克服當代的生態環境危機和各種社會危機,發展和重構現代生態倫理學乃至整個現代文明,都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西北大學謝陽舉教授探討了莊子哲學與西方環境哲學的若干問題,認為莊子通過“兩行”的邏輯進路和“道觀”標準來證明以自然為中心的哲學的合理性,通過考察自然價值的多元性、多重性、潛在性等屬性來構建自己的內在價值理論,通過“玄同”、“齊物”、直觀體證等方法來顯明他的非人類中心主義、萬物平等主義和萬物一體論。謝教授得出結論,以為莊子哲學的學格定位和性質歸屬就是環境哲學或泛生態哲學,以其古老性、原創性和深刻性可以視為當代環境哲學的先知和始祖。韓國群山大學金晟煥教授通過對比東西方倫理學發現,莊子超越規範倫理學的生態性關係倫理哲學更適合21世紀信息社會。他認為,莊子的生態性關係倫理思想反對執著固有性的是非分別,要求容納彼此的差異,將規範倫理中不能同居的價值很和諧地整合在一起,這樣的思路符合虛擬空間的新秩序,有助於人們發揮包容和開放的精神以突破人種、國家、民族、思想、宗教等限制,莊子“道通為一”、“通天下一氣”的世界模式對於今天縱橫交錯的網路社會來說仍然具有啟發意義。南京大學包兆會副教授另辟思路,從強調“自然界”這一客體出發,認為是天地萬象讓莊子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並帶給莊子以多方面的精神滋養,而莊子在意識上也對“自然界”保持著聆聽和尊重,使他拋棄了人定勝天的想法,而追求與自然界萬物的和諧相處。
荀子批評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事實上並非如此。在莊子哲學裏,浩瀚的宇宙意識融入了深沉的生命悲情,反映出莊子對人性的洞悉和對人生的覺解。與會者很熱烈地探討了這個問題,並將其導向我們現存的世界。天津社會科學院趙沛霖研究員分析了莊子的宇宙觀,認為構成莊子所謂宇宙空間的六合之內與六合之外不只是兩個不同的空間,同時也是人寰與神界的分野,這就決定了莊子的宇宙觀不會是自然哲學的一統天下,而成為宗教觀念與自然哲學的混同,因此存在難以調和的內在矛盾。趙研究員又指出,莊子對於宇宙進行的深刻思辨是人類認識和探索宇宙進程中一項不容置疑的重要成就,莊子關於宇宙無限性和永恆性的觀點也具有顛覆封建政治倫理和尊卑觀念的社會政治意義。臺灣大學蔡妙坤博士則以《莊子》內篇為考察對象,認真細緻地探討了莊子的人性論。他認為,鑒於世人在“成心”為用、“喪己於物”的人為造作中背離了內在本真而造成人性異化的現象,莊子呼吁人們應該保有“天”所賦予生命的自然本真和借助“道→氣→心”存有結構來達致“虛”的本然狀態,從而復歸“同於大通”的天地之情,享受“德之和”的安適和諧。南京大學顏世安教授力避舊說,提出莊子對於人性的看法,一方面相信人的原初本性是好的,另一方面又相信人的壞稟性植根於他的頑固的內在性。顏教授認為,在莊子的人性觀念中包含原始人性和現實人性兩層結構,基於現實人性這層的個體自我意識和感覺欲望則是人性惡的根源,而人人皆以自我為中心以及自我中心帶來私心支配的智巧的膨脹又是人類最深的壞稟性。他進而肯定了莊子這種深刻的人性觀察,認為莊子厭惡智巧實質上是對於知識精英文化可能造成某種毒害的一種警覺,而當代中國知識界重新弘揚傳統,再度尊崇聖賢精英,卻忽略了莊子先知性的警告。北京大學陳少峰教授把莊子的人性論和價值觀結合起來考察,指出人性與萬物一體、人性樸善、人性之自我實現、實現的方法是自然或順其自然這四層意蘊構成了莊子對人性的認識和判斷,以這種人性論為基礎自然就形成以人為本,人人平等,人人通過自主實現各自的價值,人與人之間反對相互專制的價值觀。遼寧大學涂光社教授從莊子追求自由精神與獨立人格方面發掘其現代價值。他認為,莊子是在承認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平等關係這種意識的支撐下追求順乎自然、物我一如的自由精神,追求肯定個性、超然物我的獨立人格,雖然與現代人所要求的平等、自由不同,但我們可以把莊子理論建樹中許多合理、積極的東西納入文化現代整合的範圍,而且在華夏民族自古強調社會共性和群體利益的傳統中,莊子張揚個性,保持獨立人格的精神成為不可或缺的補充,這與現代社會要求尊重和發展個性的認識也是完全一致的。武漢大學程水金教授則從生命的社會屬性這個角度揭示出莊子的生存焦慮,認為是“子之事親”和“臣之事君”這兩大人生桎梏以及“時”的掣肘和“命”的播遷使莊子陷入到更加深沉的精神危機與生存焦慮中,但莊子並未因此消沉頹廢,反而以此為契機去尋求生命的超越與解脫。
與會者對莊子哲學中的其他一些問題也進行了探討。華東師範大學貢華南教授從先秦時代各家關於“形”與“性”的觀念入手,深入討論了莊子哲學在形而上學生成中的地位問題。他認為,莊子一方面反對形名家以形為性的看法,而將形的本質質諸道、德、神、生,另一方面又將形視為道的直接顯現,《繫辭》提出的“形而上謂之道”正是繼承了這個理路。華東師範大學孫芬博士則以中西方哲學比較的視野討論了莊子“成心”說與伽達默爾“前見”說的異同,認為他們在真理觀及語言觀上有不同的看法,但在諸如主觀理解真理、強調排除外在物欲或假前見等方面存在共通性。
二、莊子美學思想與《莊子》文學特徵
莊子雖以激烈的言辭嘲弄了自己所處的人間世,卻又毫不吝嗇把自己的審美情懷投射到承載這個人間世的自然世界。在他的眼裏,天地有大美,四時有明法,萬物有成理,儵魚蝴蝶各有所樂。莊子於儒家規範之外創造了另一種審美的心境,展露出無以倫比的藝術天才。《莊子》一書也猶如一首優美的哲理詩,俘獲了無數文人的心。與會者就莊子美學思想以及《莊子》所具有的文學特徵展開了深入探討。
臺灣大學特聘學者、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陳鼓應教授以《莊子》內篇為對象全面論述了莊子的心學。他指出,同處古代文明“軸心時期”的孟子和莊子開創了兩個不同領域的心學,前者訴求於道德,而後者訴求於審美。陳教授通過層層剖析內七篇的核心論題,認為虛、明、通、忘、遊是莊子心學的基本範疇。“虛”、“明”是由靜定工夫所呈現的空明靈覺而能涵納萬象的心境。“通”則以虛明心境消除人我的隔閡而達於物我融合之境。“忘”是為主體處於安閒足意的心境,“遊”則為自由適意的美感活動。“虛”、“明”、“通”反映出莊子開放的心靈,“忘”、“遊”則是莊子審美心境的寫照。陳教授強調,在《莊子》中,“心”字出現180次,“遊”字出現106次,而“遊心”這一範疇及其所組織的語句尤為切要,可以說是最富莊學特色的思想觀念,它不僅是莊子心學中最具代表性的範疇,也是中國古典美學中最重要的一個範疇。臺灣屏東教育大學李美燕教授也談到了莊子“遊心於和”的審美心境,但她把討論的重心放在“和”的美學意涵上。李教授通過對《莊子》中“和”觀念的梳理,認為其精義在於由“遊心乎德之和”以達到“和以天倪(天鈞)”的境界。她進一層分析說,在這樣的生命境界中人擺脫了感官欲求與心知執著,使生命之氣柔和順暢,精神生命之泉源自然汩汩而出,一番閒適自得的美感也就油然而生。莊子所謂“無聲之中,獨聞和焉”即是“遊心於和”境界所轉化出的美學意涵。“和”成為中國藝術美學的價值依歸,多少是受此影響與啟發。
雲南大學張國慶教授則從《天運》篇黃帝與北門成的一段對話出發,深入探究了莊子樂論的美學意義。他認為,莊子樂論的哲學基礎是建立在“道”與“坐忘”的觀念上,這段話即描述出一個一步步通向“道”的音樂流動進程,並最終用音樂展現了“道”的真正境界。在描述過程中,反映出莊子對於音樂藝術實境和藝術虛境有極其深刻的感受和認識。張教授指出,從藝術實境看,莊子把握到了音樂彌漫空間的特徵,並觸及到樂音的音色問題;從藝術虛境看,莊子把握到了音樂既飄搖不定難尋難求又五音繁會可聽可感的特徵,並觸及到音樂突破有形有限而入於無形無限的問題。張教授最後總結說,莊子對於音樂的審美心理感受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後世中國美學追求“言外意”、“弦外音”、“象外象”的藝術境界即是揚棄了莊子這種樂論。針對當前學界認為莊子提出“五色亂目”是否定感官享樂、否定藝術、解構儒家價值觀的三種主流看法,蘇州大學鄭笠博士提出了不同的見解。她認為,莊子的“五色亂目”思想其實包含著去欲達生、去偽存真、復歸於樸這三層美學意味,對於中國傳統藝術反對雕琢繁縟、提倡樸素自然的審美趣尚產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響。
“天下有至樂無有哉?”莊子發出了人生有無快樂的追問,這是一個具有藝術氣質的哲學家必須面對的問題。臺灣政治大學王志楣副教授從這個獨特的視角系統闡述了莊子之“樂”,為我們展示了莊子美學精神的另一面。她提出,莊子之“樂”存在世樂與至樂兩個層次。世樂多以滿足感官具體愉悅為基礎,此是莊子所要反對的;與道契合的至樂能保持永遠無憂的自適自得快意心境,此是莊子正面肯定的。王副教授隨後深入剖析了至樂與形上之道的關係,指出莊子通過向內、致和的涵養方式而達到至樂的境地。她評價說,莊子這種學說雖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但從加深人們對苦與樂的認識這點來說是具有社會功能性價值的。同時,莊子所追求的“至樂”之道也給人以靜謐、怡然、曠達的美感。
至於《莊子》一書的文學特徵,魯迅歸其為“汪洋辟闔,儀態萬方”。不少與會學者以不同的視角,從不同的方面討論了莊子文章的特色。中國社會科學院陳靜教授針對《莊子》大量出現“夢”意象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她認為,《莊子》的夢已經基本脫離了占夢,是以夢作為表達思想的一種手段,生理上的“夢”和與之相對的“覺”在《莊子》中已成為一對重要的隱喻,分別喻指精神上的迷惑與覺悟,為“夢”意象賦予了新的內涵。中國傳媒大學刁生虎副教授以哲學與文學共通的視野為我們揭示了莊子宇宙意識與《莊子》文學特色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繫。他認為,莊子宇宙意識包括宇宙無限、物化、天人關系等三方面的觀念,轉化到文學領域,就相應地形成了《莊子》一書的浪漫風格、繁富多彩的變形藝術以及以自然喻人事、由自然到人事的敍述模式等文學特徵。陝西師範大學劉生良教授則重新審視了莊子所自稱的“三言”體,他多不依前賢之論,自出機杼,認為“寓言”泛指“藉外論之”的寄寓之言,“重言”特指假託“耆艾”的借重之言,“卮言”專指作者因事推衍的議論之言,並認為“三言”之間是有所包容和交叉的,而“寓言”是《莊子》最重要和最有代表性的文體。四川內江師範學院李見勇講師頗具匠心,對《莊子》三十三篇各篇結尾進行了梳理,從而歸納出《莊子》結尾的特點。他認為,《莊子》散文的結尾大概有以寓言結尾、以論辯結尾、以議論結尾這三種類型。以寓言結尾能起到含義豐富、深化主旨以及照應開篇,始卒若環的藝術效果,以論辯結尾和以議論結尾時並不顯得單一,多有變化。復旦大學徐志嘯教授從個案入手,探討了《莊子·漁父》與《楚辭·漁父》在作者生活年代、作品產生時代、作品框架結構、漁父個性設計、作品主旨等方面的異同。他得出結論,認為《楚辭·漁父》很可能是模仿《莊子·漁父》的產物,但作品中寄寓了迥然不同的旨意,表現形式也有所不同,是一篇完全屬於獨立創作的新作品。清華大學孫明君教授則從《莊子》影響後世文學這個層面,深入剖析了東晉詩壇上“莊老”與“山水”之間的關係,認為前期是“莊老興盛,山水體道”,後期為“莊老告退,山水方滋”,共同構成了東晉士族文學的雙重主題。華東師范大學王冉冉副教授從思想層面討論了《莊子》對於《紅樓夢》的影響,他認為《莊子》所說的“虛”、“無”與《紅樓夢》中的“空”觀其實同屬一種視現實世界非“真有”、“實有”的世界觀,是其建立超越性人生觀的前提。
三、《莊子》文本之義理與考據
莊子自謂以“寓言”、“重言”、“卮言”著其文,又力求言外之旨,所以《莊子》全書在文意上給人一種撲朔迷離之感,留給後世無限求索的空間。莊子及其弟子組成了一個較為複雜的學術流派,觀點錯綜爛漫,作品真伪難辨,留給後世許多謎團。關於《莊子》文本的義理與考據,至今紛爭不休。與會學者們同樣沒有忽視這個問題。
蘇州大學王锺陵教授對《逍遙遊》篇“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句作出了自己的新解。王教授首先詮釋了“無己”、“無功”、“無名”的含義,他歷數古今莊學家有關這方面注釋的得失,以為同莊子的原意都有較大差距。通過理論推導與文本旁證相配合的方法,他提出,“無己”即是去成心,“無功”即是去小成,“無名”即是去爭軋,三者雖各有側重,但又是相互滲透的,其目的都在於將個人化入到大道中。接著,王教授考察了《內篇》“至人”、“神人”、“聖人”三個詞所作過的確指性說明,認為“聖人”即是指堯,“神人”是指藐姑射之山上的神人,“至人”則是指許由。王教授並未停留在解釋字義文義上面,而是借此重新思考莊子的逍遙遊思想,他認為除了“至人”“神人”“聖人”的逍遙外,還存在以無用為大用的弱者的逍遙。新加坡國立大學勞悅強教授以邏輯推論和文獻實證結合的方法集中探討了《莊子》書中“明”及其相關的“光”、“照”、“冥”、“渾沌”等一組概念的義涵。他通過對照早期儒家文獻和老子《道德經》中的“明”,發現莊子所謂“明”是針對儒家思想而孕育出來的一個概念,在多數情況下並非含有正面意義,反而頗具貶義。勞教授分析說,在莊子看來,“明”的存在往往導致是非爭議而模糊了真相,“非明”的“渾沌”狀態才是莊子鼓勵人們追求的最佳境界。與前面兩位教授不同的是,上海社會科學院張文江研究員則對《逍遙遊》整篇進行了析義。張研究員的析義與傳統的訓詁方法大異其趣,雖然也旁徵博引,但融進了現代人的知識和觀念,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因此,他的析義多有古為今用的目的。張研究員認為,《逍遙遊》篇的核心思想就是追求自由,莊子所感受到的自然、社會和生命本身對人的限制,也正是現代人的普遍困惑,莊子解脫的方式亦可為現代人提供深刻的啟示。北京師範大學強昱教授以嚴密的邏輯思維討論了《莊子·知北遊》篇文本的意義。他認為,《知北遊》的文本結構並非雜亂無章,而是圍繞“知道”、“安道”、“得道”的思想主題邏輯地展開,將具體細緻的分析同隱喻象徵的暗示水乳交融,深刻揭示出“知道”與“安道”以及“得道”的相互關係,表明了個體可因知性的明覺洞察宇宙人生而成就自我存在的價值。強教授還肯定了《知北遊》對於中國哲學所作出的理論貢獻,並對其文本結構進行了重新釐定,發現今本存在著一大段文字的錯亂,提醒學者哲學分析不能脫離文本存在而盲目發揮。
關於《莊子》篇目真偽及內篇、外篇、雜篇分類的問題,一直為學術界所關注。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池田知久教授通過考證發現,《莊子》五十二篇本是由劉向、劉歆父子整理而成,而二十七篇本是崔譔、向秀在五十二篇基礎上刪削編纂出來的,三十三篇本則是郭象在參照兩者的同時根據自己意願確定下來的。至於《莊子》內篇、外篇、雜篇的分法,他認為西漢武帝之前並無這樣的區別,後來劉向整理《莊子》時才將其區分,並帶上了價值優劣的判斷。此外,池田教授還考證出上述三種莊本的具體篇目名稱。華東師範大學黃人二副教授基本同意池田知久教授關於《莊子》內、外、雜篇的看法,不過他偏向對內、外、雜篇性質的認識上。黃副教授通過考察戰國郭店竹簡《叢語四》引用《莊子》原文情況,從《叢語四》的性質與《莊子·徐無鬼》本證出發重新分析了古書分內、外、雜者的內涵。他認為,《莊子》內篇一般是學派宗師的言論主旨所在,外篇多是本自師說,或相與發明,或解釋經典,或弟子所記之語,雜篇則多附記平生行事,或全書敘例所在,或不合經術,詆譏他家者。內篇為師說本經,外、雜篇為輔助訓解,一縱一橫,各有作用。安徽亳州市老莊文化研究會張真先生則力反自蘇軾以來學者以《莊子·說劍》為偽作的觀點,從莊子思想的貫通以及《說劍》篇與縱橫家或策士之作的差異等方面來力證其不是偽作。張先生認為,《說劍》篇的思想與莊子思想一脈相傳,並非淺陋不入於道,尤其可以視作莊子“勸王”思想的集中體現。並且,《說劍》所反映的動機和遊說主張同戰國縱橫家策大相徑庭,因此傳統觀點判定《說劍》為偽作的理由不能成立。揚州大學賈學鴻講師則本著從大文化背景下觀照《莊子》,把《莊子》與歷史地理、神話傳說進一步溝通的目的,對《莊子》書中的“藐姑射之山”、“空同之山”、“具茨之山”、“畏壘之山”、“昆侖之虛”等山名進行了一一考索,進而認為《莊子》中“山”在很大程度上是道境的象徵。
一些與會學者還從學術源流方面考論《莊子》與其他諸子、流派的關係。華中師範大學高華平教授拓展了章太炎先生關於莊子傳承顏淵之學的觀點,其說多發前人之所未發。通過對顏淵之學以及莊子之學的梳理和比照,高教授發現孔子、顏淵的學問在莊子心目中佔據僅次於“古人之道術”的地位。他繼而將顏淵與莊子在儒家核心價值上的異同做比較,認為莊子在很大程度上傳承的是顏氏的人生哲學,尤其是顏氏安貧樂道的人生態度和“心齋”、“坐忘”的精神修養方法。香港中文大學何志華教授針對歷來學者將莊子、荀子對立或將兩者關係置而不論的現象,以文獻實證的方法深入考察了《荀子》與《莊子》的關聯。何教授認為,《荀子》罕用辭彙沿襲《莊子》的事實可以證明荀卿對於《莊子》有全然的把握,再將兩書相證可以發現荀卿其實多用莊子學說,當中既有完整襲用莊周理念者,也有修訂莊說,革故鼎新者。《荀子·非十二子》痛詆諸家而置莊子不論,也可見荀卿對莊周的稱賞之情。北京語言大學方銘教授則結合出土文獻考察了戰國黃老與莊子道家的區別,指出道家學說可分為黃老和莊子兩派,認為楊朱、莊周以被統治者的立場立論,比之黃老具有更積極的平民色彩。澳門大學鄧國光教授則追溯了莊子所謂“道術”一詞的淵源,認為《莊子》以“道術”自表是因時代之運會。另外,菏澤歷史文化與中華古代文明研究會潘建榮會長通過考查戰國蒙地的歷史地理沿革,在翔實材料的基礎上提出了莊子故里在山東荷澤的新說法。
四、莊子學發展史與海外莊子研究動態
莊子生前雖寂寞無聞,但他所創立的學問卻縱橫上下幾千年,莊子學幾乎支撐了大半個中國文化。探討莊子學發展過程,瞭解海內外莊子研究動態是與會者非常關心的熱點問題。
香港嶺南大學汪春泓教授在考察了漢代老學與莊學的情況后指出,至漢武帝朝,《老子》作為政治哲學一面的功用漸遭屏蔽,而作為人生哲學一面的意味則大大凸現,遂與《莊子》相融合,構成了所謂“老莊”之學,并逐漸成為漢代士人的精神慰藉。北京師範大學周威兵講師有鑒於學界未注意劉向和《莊子》關係的現狀,對劉向輯錄的《新序》、《說苑》中涉及《莊子》內容作了鉤沉。他發現,《新序》、《說苑》汲取了《莊子》中多個寓言故事,其中大多數被劉向以儒家思想作了改造,這說明劉向對《莊子》極有研究,在莊學史上應該佔有一席之地。
中國社會科學院王葆玹研究員以魏晉玄學为背景,深刻闡述了莊子“入火不热”這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命题對於王弼、嵇康、向秀、张湛諸人形成類似康德“物自体”學說所發生的作用。他進一步認為,就“入火不熱”思想的連貫性而言,《莊子》與玄學是相通的,可冠以“莊學”之名,“庄学”倚恃其特有的内在性与渗透性,像“入火”一样渗入各家学派和宗教,与其内在本体冥合,從而实现各教派与学派的内在统一。王研究員相信,今日的文化建设若是循由这样的理路,前景当是光明的。復旦大學陳引弛教授分析了中古文人“循性而動”與莊學的內在關係。他認為,魏晉注《莊》對於《莊子》在“天”、“人”構架中論“性”的思想實有推展,中古文人追求自由,標舉自由之義,也有其深沉的理據,那就是莊學所推重的自然本性。陳教授總結說,中古文人於莊學深有契心,情理兼攝,構成了他們豐富精神世界的一個重要方面。臺灣靜宜大學鄭宜玟博士則選取中古文人中最具莊學精神的阮籍為對象,深入考察其《達莊論》所反映的言意之辨。她指出,《達莊論》以主客答難的結構體裁闡述莊子本體論、認識論、實踐論三方面的論點,推進了魏晉玄學將莊子有關言意關係的理論發展成一種系統的哲學方法。
河南大學耿紀平副教授將宋人莊學著述大致分為注解專著、詩文辭章、筆記語錄三類進行梳理,為我們勾勒出宋代莊學發展的狀況。他指出,宋代《莊子》注本共四十五種,完整保存的九種,節錄被輯存的三家,其餘均已散佚,兩宋文人諸如王安石父子、蘇軾、朱熹、褚伯秀等存有大量有關《莊子》的詩文,他們以好學深思之品格貫穿於對莊學的研究之中,頗具近代學術的色彩,宋人學術筆記中也有許多結合特定時代背景闡述《莊子》義理的片斷,其中不乏開創意義的成果。山西大學楊文娟講師集中討論了林希逸《莊子口義》的評點特色,她認為,林希逸是有意識、有系統地從文學角度來解莊評莊,對《莊子》文字血脈、如何破題、如何收束、暗藏什麼樣的機軸、怎樣縱橫起伏等方面都給予了極大關注,對於《莊子》自身的文學價值也多有評析。她進而高度肯定了《莊子口義》在莊學發展史的意義,指出林希逸將以前對《莊子》文章藝術特徵的簡單評論發展成多角度、全方位的評析,為明清學者的《莊子》散文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礎。華東師范大學李似珍教授則從《莊子》的道氣論、氣之聚散的變化觀以及天人合一的貫通境界這三方面對於張載構建天道觀所產生的影響出發,為我們展現了宋代理學下的莊學發展之一斑。
寧波廣播電視大學蔣門馬講師從版本流傳情況、全書總體結構、全書主旨和讀法、陸氏之超勝獨知等方面對明代陸西星的《南華真經副墨》進行了全面評介。他認為,陸氏融通儒、釋、道三家要旨而注《莊子》,開其義蘊,多發前人之所未發,對於世人理解莊學大有裨益,即於今時也有振聾發聵的意義。臺灣屏東教育大學簡光明教授則以明代另外一種重要莊學著作——陳治安的《南華真經本義》為對象,主要討論了陳氏探求《莊子》本義的方法。他分析說,陳氏以為注家需有良好的人品才能掌握《莊子》本義,主張“以莊解莊”即以外、雜篇解內篇的方法來探求本義。簡教授認為,陳氏如此探求本義帶有較強的主觀性,陳氏在探求本義時也滑向了道教思想。簡教授也承認,陳氏能夠有意識地考察莊學史的發展,對注《莊》方法做自覺的反省與批判,在思想詮釋上亦有眾多精采之處,在莊學史上有其一定的地位。上海大學博士後宋健對明末僧人覺浪道盛的“莊子托孤說”進行了深入評述。他指出,“莊子托孤說”的提出與覺浪道盛的儒家志向和崇儒的思想傾向有著深刻的聯繫,明代滅亡的時代因緣也促成了這個學說的流行,因而在學術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四川師範大學湯君副教授從金聖歎評《莊子》為“第一才子書”切入,將其散見在其他才子書中間接提及《莊子》的評點作了細緻的探討。她認為,從金聖歎關於《莊子》的散論中可以反映他對於《莊子》哲理和文學技法的基本認識。她進而肯定了金氏以《莊子》作為文學評點理論依據之一的努力,認為其以傳統筆法見出《莊子》整部結構之法、注重《莊子》文采、以《莊子》事典解釋詩文、將《莊子》置於看似不相通的其他才子書中以打通其寫作手法和精神等評點方法為《莊子》解說走向通俗化作出了非常有意義的嘗試和貢獻。臺灣師範大學林明照助理教授以《莊子解》、《莊子通》為載體討論了清初王夫之莊學中以莊釋儒的現象,他通過分析王夫之對莊子“天均大化”、“自全全人”思想的解釋認為,船山莊學中存在以儒解莊和以莊釋儒兩個詮釋面向,前者易於被呈現,而后者則相對地較為隱晦,并且他的儒學思想實際上已經蘊含了莊學的思想成素。安慶師範學院李波講師就劉鳳苞研究《莊子》章法結構、形象塑造、筆法特徵、審美意境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作了詳細論述。他認為,劉氏所著《南華雪心編》是《莊子》散文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將《莊子》散文藝術發揮到了極致。華中師範大學劉韶軍教授則對嚴復《〈莊子〉評語》的學術背景和闡釋特點進行了深層次的剖析。他指出,嚴復既熟悉西學,又熟悉中學的學術和思想背景促成了他在理解與闡釋《莊子》思想時能夠完全超出古代學者的局囿,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劉教授進一步從自然科學、社會政治、哲學宗教等方面分析了《〈莊子〉評語》以西學釋《莊子》,力求中西會通的闡釋特點。
本次會議的主辦方還向大會提請評議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任方勇教授積十年之功而撰成的《莊子學史》,把對莊子學發展的討論推向高潮。中國社會科學院陸永品研究員表示,此書可以稱得上是一部總結莊子學發展的通史,這在古今中外莊子研究中還是第一次。上海大學郝雨教授也表示,此書幾乎就是半部中國文化史,既有“史”的宏阔又有“學”的精通,當之無愧成為一張最精細的莊子研究的學術地圖。
隨著漢學歷久彌新,不斷擴展的影響力,海外學者對於《莊子》的關注也越來越普遍,他們為莊子研究注入了新的元素。瑞士日內瓦大學畢來德教授為與會學者詳細介紹了西方莊子學的歷史與現狀,並表達了自己對於西方莊子學前途的設想。他將西方莊學的歷史概括為四個階段:最初接觸文本並加以翻譯的階段;開始注意文本的歷史及相關學術問題,並吸收中國學者研究成果的階段;爭取在這一領域內作出一點貢獻的嘗試階段;西方學者將來有可能要進入的新階段。畢來德教授對近一百年來西方莊子研究不能深入的現狀表示不滿,不過他特別讚賞近來法國漢學界所取得的成就,如Jean Levi就有《不合時宜說莊子》和《莊子傳》兩書出版,Romain Graziani則著有《莊子哲學虛構》。畢來德教授認為,西方莊學的新階段就是要把《莊子》化為西方人能讀懂的、能喜愛的經典,而西方學者應該參考西方學術史的相關經驗和學術界出現的新的治學方法,重新考慮如何翻譯《莊子》的問題。韓國春川教育大學曹玟煥教授評述了近代以前韓國的莊子研究。他認為,朝鮮時代研究莊子的人並不是很多,且研究者大都是儒家學者,他們是在“通過理氣論排斥異端”和“通過考察儒道異同”的兩個框架下來理解《莊子》的。韓國東國大學金炫秀教授則對現代韓國的莊子研究動向作了詳細介紹。他通過考察與莊子關聯的翻譯書、研究書、碩博學位論文等情況,把20世紀60年代歸為莊子研究的胎動期,70年代為跳躍期,80年代為深化期,90年代為安靜期,21世紀前10年為興盛期。韓國仁荷大學樸素晶教授則把討論的焦點集中在韓國當代的莊子研究狀況和意義上。她認為,韓國當代研究莊子者主要是從《莊子》與文學、《莊子》的語言邏輯、朝鮮時代的《莊子》研究、《莊子》與西方哲學比較、《莊子》與現代文明批判、《莊子》之藝術哲學等六個方面展開,這說明直到最近韓國《莊子》研究的真正時機才算成熟。
總之,本次莊子國際學術研討會從哲學、美學、文學、史學、文獻考據學等角度對莊子學作了較為全面而深入的探討,集中反映了當今莊子研究的新成果。與會者一致認為,此次會議為海內外學者交流研究經驗、拓展研究視野提供了一個良好平臺,有助於瞭解當前莊子研究的長處與不足,進一步提升莊子研究的水準與層次,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學術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