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子学”的历史使命 陈广忠

  中国在五千年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泛起过一些逆流,出现了挫折、失误和倒退。现在,“新子学”理论的提出,意味着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到了重新进行反思、创新和“正本清源”的时候。

  中国学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

  其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期,起于公元前722年的春秋时期,终止于公元前136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间经历了580余年,涌现了春秋老子、孔子、管子、孙武、晏子、文子、墨子、范蠡,战国列子、庄子、孟子、孙膑、孙卿子、张仪、苏秦、邹衍、惠施、尸子、商鞅、邓析、公孙龙子、申不害、慎到、韩非子、吴起、《吕氏春秋》,以及汉初陆贾、贾谊、董仲舒、张苍、《淮南子》等思想家和著作,如群星灿烂,光耀千秋。各种思潮自由论辩,学术流派如雨后春笋,经典名著接踵而起,从而奠定了中华思想的基石。具有“子”特色的独创性、排他性的阴阳、儒者、墨者、法家、名家、道家,以及兵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诸子百家,一起登上了中国文化的舞台,成为当时的主流。

  其二,从汉武帝建元五年至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制度,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儒学独尊的局面走向彻底终结。这个时期的特点是:首先,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治制度主导下,以解读五经、十三经为主的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成为文人仕进的阶梯。各种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完全被禁锢在儒家的桎梏之中,从而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其次,儒学纷争,连续不断。从西汉开始的今古文经学之争,绵延二千载。谶纬经学,妖雾弥漫。宋明理学,一度风行。再次,批儒之声,不绝于耳。东汉王充《问孔》:“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非汤武而薄周孔。”杜甫《醉时歌》:“儒术于我有何哉,孔丘盗跖具尘埃。”李贽愤慨地说:“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藏书提要》)戴震《与某书》:“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可知儒术在这些古代著名学者、艺术家、诗人、语言学家的眼里,与官方奉为至尊的形象确实大相径庭。

  其三,1905年至1949年10月1日,西学东进,儒家文化衰落。在此前后,是中华历史上最为痛苦的时期: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列强入侵,割地赔款。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呻吟的一大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不断向世界寻求救国强国的良策。其间就有1898年的戊戌变法,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1921年,胡适在为《吴虞文录》作序时首提“打倒孔家店”,代表落后、保守思想的儒学受到了进一步的打击。

  从儒学的六经、十三经的内容上看,它也不能成为“独尊”的学问。《易》为“筮卜之事”。宋代欧阳修《易童子问》,就开始怀疑《易传》非孔子所作。有的学者怀疑《易经》也不是出自孔子之手。且出土文献《周易》也与十三经中的《周易正义》有着很大的不同。唐代孔颖达《尚书正义》,共58篇,是夏、商、周三代的官方历史文献汇编,而从宋代吴棫开始,就开始争论其真伪,至今九百多年仍未有定论。《诗经》305篇,是古代诗歌总集,孔子赋予其“诗教”的意义。《礼》,自汉代以降,分为《仪礼》、《礼记》、《周礼》,记述的是周代官制、礼仪等规定。《乐》,记载的是音乐和乐教。现在已经失传。《春秋》,记载春秋时期鲁国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后分为《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也仅是春秋时期的史书。《论语》,为孔子及弟子言论的语录,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至东汉刊刻熹平石经之时(175)才列为七经之一。就是说,在孔子死后的六百五十年间,它只是作为“子”书存世。《孝经》,至唐文宗大和七年至开成二年(833—837)刊刻的石经中,才得以加入。至于《孟子》,至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才补刻进入十三经之中,而《汉书•艺文志》只将《孟子》排在儒家的第十一位。十三经之一的《尔雅》,则是第一部训诂学专著。

  由此可知,《尚书》、《春秋》及三传,属三代及春秋中期以前的史书。《三礼》、《孝经》属政书,讲周代官制、礼制和孝道。《诗》与《乐》,是文学、艺术类著作。《周易》为卜筮书,《尔雅》属语言学中的训诂类。只有《论语》、《孟子》属于“子”学,很显然,如果不是汉武帝及其后历代统治者的强力推动和追捧,它们也很难成为“独尊”的著作。再说,除了《尚书》、《春秋》及三传等史书外,尚有二十五史;《诗》之外,尚有《楚辞》;除了专论训诂的《尔雅》外,还有文字学奠基之作《说文解字》,音韵学著作《广韵》,等韵学专著《韵镜》,方言学著作《方言》,皆可与《尔雅》相媲美。除了《礼》与三礼等政书外,尚有价值很高的《十通》。所以,将六经、十三经全部视为“国学”宝贝,是有片面性的。

  “诸子百家”著作,是最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精华的著作。它们是中国哲学和思想的宝库。“子”书具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独创性。就是说,它们是思想创新的产物。其二,排他性。就是说,各“子”都是不能复制的。自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以来的二千一百多年,尽管诸子中大部分备受历代统治者的贬损和摧残,但是其宝贵的思想财富至今仍然熠熠生辉。诸如《老子》的自然天道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墨子》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管子》论人才培养和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孙子》的军事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庄子》的反腐论:“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诸侯之门仁义存焉。”《韩非子》的进化史观:“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阴阳家的“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吕氏春秋》的天人合一架构:“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淮南子》的法律平等观:“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卑贱者不重其刑。”儒家的十三部文献中,难有以上这些丰富精辟的论述。当然,儒家的《论语》、《孟子》作为一“子”,其思想价值极高。孔子特别倡扬表率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孟子》主张仁政:“仁者,爱人。”凡此种种,皆是先秦两汉“诸子”的独特创新思维所致,从而达到各“子”并存、不可互相取代的特殊地位。

  “新子学”的兴盛是历史的必然。“新子学”的第一任务是继承:诸子学说代表了古代中国思想的精华,是诸位哲人经过长期潜心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各自的治世、修身理论。从世界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看,诸子学说绝不亚于同时代和后世西方思想家的学术观点。“新子学”的第二任务是创新:即在中国传统的诸子学说的深厚基础上,广泛吸纳西学、佛学及中华各民族的思想财富,进而创立适应于天下及中国发展大势的新的理论体系,这也是当今“新子学”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