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與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901-2017)》是四川大學傑出教授詹石窗先生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百年道家與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批準號:14ZDB118)的最終成果,是2020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凡225萬字。本書從1901年以來有關道家與道教研究的論著中選取了1786種,一一撰寫提要,是迄今爲止第一部關於百餘年來道家與道教研究著作的提要總集。本書爲每部著作所撰寫的提要,既有出版時間、版次等具體信息的準確著錄,也有對作者個人生平的扼要介紹,更著力對圖書創作背景、內容要點、學術價值等方面進行客觀的分析評述,以期全面展示我國百餘年來道家與道教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脈絡,是一次比較系統的學術研究經驗的總結。它展示了中國百餘年道家與道教研究從弱小到逐步壯大的歷程,體現了中國氣派、中國路數的新道學風貌,爲人們了解道家與道教文化的思想內涵及其在當代社會的作用提供了一個巨大的信息庫,爲社會道德教育、個人修身養性以及世界文化交流提供了豐富的滋養。

道家與道教不僅在歷史上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科技等諸多領域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而且流傳海外,受到海內外有識之士的高度重視。20世紀初以來,各種研究著作相繼問世,積纍了大批成果。根據初步調查,僅我國學者在該領域的著作就有4000種以上。這些著作從文獻學、歷史學、文藝學、哲學、醫道養生學、天文曆法、數學、地理學、建築學等不同角度對道家與道教的思想文化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考察與解讀,體現了我國學者一百多年來不斷探索的學術歷程。由於種種原因,人們要想全面了解百餘年來道家與道教研究成果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即便是專業學者,也很難對這方面的成果進行整體把握。故而,系統編纂「道家與道教研究著作提要」的工作應運而生。

本書將百餘年來道家與道教研究的漢文著作納入遴選範圍內,其地理空間區域(即出版地)包括中國大陸及臺灣、香港與澳門地區,而海外出版的此類著作則暫不作爲遴選對像。

本書從史料價值、學術規範、理論創新三個層面,精選提要對像,從而形成本書總體框架,其中包含以下五個模塊:

1、道家與道教歷史研究

道家與道教的學派、教派史是百餘年來學者們頗爲關注的一個重要領域。就現有成果看,學者們研究的主要方面有:道家通史、專史與斷代史、道教文化史、區域道教史、道家道教流派與信俗、道教洞天福地與宮觀文化、道家與道教人物生平思想、道教神仙研究。

2、道家與道教文獻整理研究

百餘年來,學者們尤其重視經典文獻的整理、研究。由於歷史原因,學者們對道門經典文獻的整理、研究並非平均使用力量,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側重點的。從現有情況看,學者們對《老子》與《莊子》的研究所下的功夫最大,成果也最多;而其他道家經典的整理、研究成果則相對較少;此外,也有相當數量的制度道教經典研究成果。鑒於此等情況,本模塊形成六個小分支:《老子》注譯與研究、《莊子》注譯與研究、道家其他經典注譯與研究、道家道教文獻綜合考察與專題探討、道教典籍的個案整理與研究、道教考古資料發掘整理與研究。

3、道家與道教思想研究

由於時代發生變化,在西學影響下,百餘年來的學者們研究道家與道教思想往往具有學科劃分,或者研究其哲學思想,或者研究其教育思想,或者研究其經濟思想,或者研究其美學思想,或者研究其醫學養生思想等。爲了便於組織,本模塊將此類成果概括爲兩大分支:道家思想研究、道教思想研究。

4、道家與道教的特別專題研究

道家與道教文化可謂包羅萬象,其所涉及領域相當之廣,其中有三個方面最具特色,這就是醫學養生、文藝審美和道教科儀、音樂、法術。長期以來,學者們在這三個方面努力耕耘,且行之有效。爲了反映這部分成果,本模塊以「特別專題」來囊括這批成果。之所以稱作「特別專題」,是因爲這三個方面比較能夠體現道家與道教的文化特色,成爲其顯性標誌。

5、道家與道教的綜合擴展研究

由於個人學識、興趣、教育背景的關係,百餘年來學者們研究道家與道教的著眼點是不同的。根據這種情況,本模塊採用「綜合擴展」名稱來指稱這部分成果。其分支有:道家與道教概論,道家道教與儒、釋關係,道家道教與中國文化、中國社會,道家道教與世界文化,道家與道教綜合性論文集,道教研究工具書。

以上五個方面構成了百餘年來道家與道教研究的整體。這五大方面的劃分與排列所遵循的,是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原則。這是百餘年來道家與道教研究的成果自身所顯示出來的狀態,具有客觀性,既是歷史,也是邏輯。

在研究思路與方法上,本書項目工作團隊一本一本地仔細閱讀,一本一本地理解,一本一本地概括「被提要」書目的要點,以此真正把握其精神內涵。與此同時,本書的研究還提倡:將傳統考據法、歷史追溯法、比較分析法與邏輯梳理法等研究詮釋的方法有效地結合起來,力圖使提要的思路、措辭、結構達到相對完美的境地。

本書從項目申請到完稿,歷時近8年。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專家學者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項目工作團隊與出版社編輯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幾輪推敲打磨,最終形成了展現在讀者面前的這套書。其總的特點與價值,概括地說,即力圖較爲客觀、系統地介紹我國百餘年來道家與道教的研究成果,以反映我國百餘年來道家與道教研究的基本樣貌,爲道家與道教文化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奠定基礎。

回觀整個過程,《道家與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有如下三個顯著特點:

第一,任務艱鉅。《集成》是項工作量浩大的集體工程。2014年該課題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立項,實則早在此前,詹石窗教授就開始構想百年論文集成、百年著作提要和百年研究創新這三個道家道教學術系列工程,並且有效推進。《集成》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面臨隊伍組建、資金支持、資料獲取、體例統一、文風協調、出版打磨等等大量艱辛工作和許多巨大困難,在海內外學界精英、學林新秀和編輯行家的合力打造下,歷時八年,共六大冊,1786份提要,內容豐厚,版式精美,圓滿成功。由此可見,學術工程需要整體佈局、廣泛協調,需要訓練有素、精誠合作的學術團隊作爲支撐才能成就。

第二,體例精到。《集成》對提要的體例做了周詳設計。全書該書被分爲五大模塊,即道家與道教歷史研究、道家與道教文獻整理研究、道家與道教思想研究、道家與道教的特別專題研究以及道家與道教的綜合擴展研究。每一模塊之下又細分爲若干分支;每本書提要的寫作涉及作者簡介、版本信息、主要內容、研究特點和學術影響等方面。這認真借鑒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等目錄學名著「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優良傳統,也充分考慮到現當代學術著作提要應當反映其順應時代而演進的實際狀況,爲以後學界做著作提要和「集成創新」提供了良好範例。

第三,價值重大。《集成》既是文獻學成果又是學術研究著作。近年來,四川大學大力倡導學派建設,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提議建立道教研究的中國學派,期待在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方面造就中國本土品牌。《集成》的出版在總結百年中國道學學術成就方面居功甚偉,鮮明體現了百年來中國道家道教領域學者群體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業績,這將有力促進道教學、宗教學、哲學等相關學科建設,利於中國道教研究話語體系構築,推動中外學術交流和文明互鑒,因而在學術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