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紀年表」在線檢索更新

本線上檢索內含 1,800+ 筆紀錄。提供三種基本功能:
單詞檢索,隨機取樣,逐頁瀏覽

若您對歷史朝代,帝王廟號,帝王姓名,帝王年號不太熟,多點幾下「隨機取樣」,您那些明明記得,但偏偏剛好想不起來,或是想都不可能想到的關鍵詞,就會直接嘩啦啦地顯示出來給您看。若是有時間,有心的話,乾脆直接「逐頁瀏覽」,一頁一頁詳細地,深入地,多了解一點中國歷史的來龍去脈。

廟號

廟號,意思就是皇帝在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最初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合於太廟祭祀稱之為「祧」;「祧」這件事情有實際上的作用,如果每個君王的廟都留下,數代之後為數眾多的家廟會有祭祀上的困難。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在商朝所建立的,可謂最原始的廟號只有四種,
創基立業曰「太」(太祖湯、太宗太甲)、
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
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盤庚、世宗且甲)、
中興者曰「中」(中宗且乙),
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

秦始皇建立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王朝—秦朝之後,認為為先君尊上廟號、諡號是「子議其父、臣議其君」的不敬行為,因此不但未使用廟號,連同諡號制度一併廢止。秦朝改用世數,例如始皇帝、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等。

漢朝時期,兼採傳承自商朝時期的廟號制度及來自於周朝的諡號制度。初時,漢朝對於廟號仍本著商朝時期的初衷,廟號的給予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

到了唐朝開始,原本慎重嚴謹的廟號制度大為放寬,除了部分亡國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因此原始的四種廟號不敷使用,因此逐漸參考諡法訂出新的廟號,不過甫開國的前幾代君王,其廟號大多仍使用傳承自商朝的原始四個廟號。而也是自唐朝以後,廟號在前、諡號在後的連稱方式,構成已死帝王的全號。

由於後世皇帝的諡號字數大幅膨脹,且幾乎只要是後人接位的皇帝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諡,故諡號實際上無法顯示皇帝評價,而廟號反而成為了事實上的諡號。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主要來說,廟號為太祖的多為朝代的開國皇帝,而廟號為太宗的多為朝代的第二代皇帝。

年號

中國自古代以來一直是採用干支紀年,或是以帝王在位時間紀年,稱「某某王(帝)X年」。到了前140年,漢朝武帝創制年號紀元制度,第一個年號是「建元」。隨後中國歷朝歷代帝王大都採一個或數個年號以紀其在位之年,一直沿襲到清末,歷時兩千多年。從漢武帝的「建元」到清遜帝的「宣統」,共計約八百多個年號。

年號的字數,大多是兩個字組成,如「太初」、「景平」、「開元」、「永樂」、「宣統」等等。也有三字年號,如王莽的「始建國」,梁武帝的「中大通」。四字年號也有,如漢光武帝的「建武中元」,唐武則天的「天冊萬歲」,宋太宗的「太平興國」等等。

號的變換,根據辛德勇《建元與改元》的考證,最初較有規律,如漢武帝前期每隔6年改元一次,後期每隔4年改元一次,漢昭帝每隔6年改元一次,漢宣帝每隔4年改元一次,漢元帝每隔5年改元一次,漢成帝每隔4年改元一次。之後的變換便漸無規律,隨時可以更改。改換年號最多的武則天,包含臨朝稱制,在位21年共使用20個年號。

到了明、清兩朝,年號的變換不大,一般是一個皇帝只使用一個年號,稱之為「一世一元」,因此年號的使用時間普遍較長,如明太祖的洪武年號使用了31年,明神宗的萬曆年號使用了48年,清聖祖的康熙年號使用了61年,清高宗的乾隆年號使用了60年。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4 × five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