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經書之造作,在漢世已多,《漢書•淮南王傳》說淮南王撰作神仙黄白之書二十餘萬言,今所知的有《鴻寶萬畢》《苑祕》《枕中書》《鄒衍重道延命方》等書;《楚辭•遠遊》王逸注談及《陵陽子明經》;讖緯書《尚書帝驗期》說西王母授王褒《瓊花寶曜七晨素經》,茅盈從西城王君見西王母,西王母授茅盈《玄真之經》《寶書》《童散四方》 (《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一《道部三•真人下》引),說明漢代已有經書傳承。而《後漢書》卷四十二《光武十王列傳•東平憲王蒼》說:“(漢章帝賜東平憲王劉蒼)祕書、列仙圖、道術祕方。”文中所言的祕書、列仙圖、道術祕方,顯然都是道教典籍、圖像和道教修仙之方。東平憲王劉蒼爲光武帝之子,死於建初三年(78),這些道書都應該是戰國至西漢間所撰成。東晉葛洪《抱朴子•遐覽篇》載述其師漢末鄭隱所藏道書計有二百六十一種,一千二百九十九卷。在在都說明了周秦兩漢所撰造的道書已不少。(有關周秦兩漢道書撰造的詳細論述,請參見筆者《周秦兩漢早期道教》一書 臺灣文津出版社,1998年6月。)周秦兩漢道書雖然多,但被保留下來的並不多,見諸《正統道藏》的如《太上靈寶五符序》《黄帝九鼎神丹經訣》等僅數種而已,也許有更多這時期的道書被保留下來,或併入後人所寫道書中,但因缺乏佐證而被學者誤判爲南北朝,甚至唐宋人所撰。

自魏晉南北朝而後,道書的撰造更爲快速,數量亦更多,於是有人開始留意《道藏》的編纂。《道藏》的纂集,始自劉宋陸修靜,其後經唐、宋、金、元、明,歷代屢毁屢編,今所見的藏書爲明代英宗正統年間所編的《正統道藏》及明神宗萬曆年間編的《續道藏》,一般都把兩種道藏合刊在一起,仍以《正統道藏》爲名。《正統道藏》所收録的道典,有的極短,有的極長。短者,不僅不足一卷,有的甚至不滿百字,或一二百字,如《高上玉皇胎息經》僅有八十八字,《混元陽符經》一百四十字,《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大通經》一百四十七字,《太上說酆都拔苦愈樂妙經》一百七十六字,《高上玉皇心印經》約二百字;這些經典都不足一卷,必須數種組合在一起,才能凑成一卷。道經短者或不足百字,但長者則不僅一兩百卷,甚至數百卷,如北周《無上祕要》一百卷,南宋褚伯秀編撰《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一百六卷,北宋張君房《雲笈七籤》一百二十二卷,元末明初編《道法會元》二百六十八卷,宋甯全真授、林靈真編《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三百二十二卷。道教經典,長短相去至爲懸殊。

道書文字的短長,尚屬小事,研讀道經,困難處甚多,其大者約有下述數者:
  其一,撰作者及撰作年代難斷,難以放在某一朝代中來論述。
  其二,道書大都“學”與“術”相雜,如《周易參同契》一書,須能了解《易經》《老子》等學,又須了解丹道之術,甚至納甲說等,有學有術,困難度高。
  其三,道教流派多,異說更說,如神祇名諱、修煉方法等,往往不同,甚或相違。
  其四,《正統道藏》分類雜散,同一性質之經而歸類不同,學者難以翻查。
  其五,道經常用駢句、典故,文字華麗,但除對文學有素養者外,一般民眾不易了解文義,難以掌握字句中所要表達的意義。
  其六,道教名相多,且常是異名而同實;而道經常不直接敘述,愛用象徵性的名相,這種情形在丹鼎修煉上特多,内外丹之名相,同實異名者多如牛毛,初學者難以細辨。
  其七,道教專用辭書字典太少,許多名相無法在辭書中查到。
  這些因素,使研究道經比研究佛經尤難。而在上述諸項中,以第一項道經的撰作年代最爲重要、最爲基礎,一本書如不能斷代,如何去談論它的沿承和影響,如何去討論它所代表的時代意義和價值?

筆者在2009年10月29日參加清華大學國際靜坐研討會,發表道教靜坐方面的文章時,會上日本佛教學者曾詢問是否有類似道經撰作年代的辭典,方便研究者翻查,我當時回答說由於道經撰作年代的推斷,争議甚多,大都需要用長篇舉證,才能爲人信服,所以簡化成辭書,有它的困難度,任繼愈《道藏提要》可以參考。但自會議後,筆者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道藏提要》長期來提供道教研究者不少便利處,可謂功德無量,然而其書成於眾人之手,難免良窳不齊,有的年代推斷有誤,有的僅說見某書,不言卷數,難以翻查,甚至查無其說,或查到的經名不同,這些都應有修正及更撰之必要。於是自2010年3月下旬起,將《正統道藏》及《續道藏》所收道書,一一考證其撰作年代,敘述其内容,開始撰寫《正統道藏總目提要》一書,至2011年7月中旬而撰寫完成。

本書包涵《正統道藏》及萬曆《續道藏》二部道藏之提要。《正統道藏》所收録的道典計有一千四百一十九種道經,再加上《續道藏》五十四種,總共一千四百七十三種道書;所以本書所撰成之道經提要有一千四百七十三條。其中有的道書年代容易考定,有的年代難以論斷。難以論斷的,則據六朝道書相徵引,北周、唐、宋等道教類書所引,歷代書志所載,各朝代哲學、神學演進不同等因素,並參考相關佛經撰譯年代,試着爲每一本道書論斷其撰成年代,其中疏漏及臆測之處仍多,但不管好壞,總須有個開始。本書旨在用以抛磚引玉,並俟海内外方家能予補正。

蕭登福謹序於臺中大里
2011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