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卷別 | 部類 | 編號 | 藥名 | 解說(术朮) | 新校 |
---|---|---|---|---|---|---|
1 | 二十一 | 草 | 0825 | 筋子根 | 筋子根〔藏器曰〕生四明山,苗高尺餘,葉圓厚光潤,冬不凋,根大如指。亦名根子。味苦,溫,無毒。主心腹痛,不問冷熱遠近,惡鬼氣註刺痛,霍亂蠱毒暴下血。酒飲磨服。〔頌曰〕根子生威州山中。味苦、辛,溫。主心中結塊,久積氣攻臍下痛。 | 957 |
2 | 二十一 | 草 | 0826 | 廅藥 | 廅藥〔藏器曰〕生胡國,似乾茅,黃赤色。味鹹,溫,無毒。主折傷內損瘀血,生膚止痛,治五臟,除邪氣,補虛損,產後血病。水煮服之,亦搗傅傷處。〔時珍曰〕《外臺祕要》:治墮馬內損,取廅藥末一兩,牛乳一琖,煎服。 | 957 |
3 | 二十一 | 草 | 0827 | 無風獨搖草 | 無風獨搖草(《拾遺》)〔珣曰〕生大秦國及嶺南,五月五日采,諸山野亦往往有之。頭若彈子,尾若鳥尾,兩片開合,見人自動,故曰獨搖。性溫,平,無毒。主頭面遊風,遍身癢,煮汁淋洗。〔藏器曰〕帶之令夫婦相愛。〔時珍曰〕羌活、天麻、鬼臼、薇銜四者,皆名無風獨搖草,而物不同也。段成式《酉陽雜俎》言:雅州出舞草,獨莖三葉,葉如決明,一葉在莖端,兩葉居莖之半相對。人近之歌謳及抵掌,則葉動如舞。按此即虞美人草,亦無風獨搖之類也。又按《山海經》云: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化為䔄草。其葉相重,花黃,實如兔絲。服之媚人。郭璞註云:一名荒夫草。此說與陳藏器佩之相愛之語相似,豈即一物歟? 唐《海藥本草》 一種 | 957 |
4 | 二十一 | 草 | 0828 | 宜南草 | 宜南草〔珣曰〕生廣南山谷。有莢長二尺許,內有薄片似紙,大小如蟬翼。主邪。小男女以緋絹袋盛,佩之臂上,辟惡止驚。此草生南方,故名。與萱草之宜男不同。 宋《開寶本草》 一種 | 957 |
5 | 二十一 | 草 | 0829 | 陀得花 | 陀得花〔志曰〕味甘,溫,無毒。主一切風血,浸酒服。生西域,胡人將來,胡人采此花以釀酒,呼為三勒漿。 宋《圖經》外類 二十種 | 957 |
6 | 二十一 | 草 | 0830 | 建水草 | 建水草〔頌曰〕生福州。枝葉似桑,四時常有。土人取葉焙乾研末,溫酒服,治走注風痛。 | 957 |
7 | 二十一 | 草 | 0831 | 百藥祖 | 百藥祖〔頌曰〕生天臺山中,冬夏常青。土人冬采葉,治風有效。 | 957 |
8 | 二十一 | 草 | 0832 | 催風使 | 催風使〔頌曰〕生天臺山中,冬夏常青。土人秋采葉,治風有效。〔時珍曰〕五加皮,亦名催風使。 | 957 |
9 | 二十一 | 草 | 0833 | 刺虎 | 刺虎〔頌曰〕生睦州,淩冬不凋。采根、葉、枝入藥。味甘。主一切腫痛風疾,剉焙為末,酒服一錢。〔時珍曰〕《壽域方》:治丹瘤,用虎刺(即壽星草),搗汁塗之。又伏牛花,一名隔虎刺。 | 957 |
10 | 二十一 | 草 | 0834 | 石逍遙 | 石逍遙〔頌曰〕生常州,冬夏常有,無花實。味苦,微寒,無毒。主癱瘓諸風,手足不遂,為末,煉蜜丸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二服,百日瘥。久服,益氣輕身。初服時微有頭痛,無害。 | 957 |
11 | 二十一 | 草 | 0835 | 黃寮郎 | 黃寮郎〔頌曰〕生天臺山中,冬夏常青。土人采根,治風有效。〔時珍曰〕按《醫學正傳》云:黃寮郎,俗名倒摘刺。治喉痛,用根擂汁,入少酒,滴之即愈。又《醫學集成》云:牙痛者,取倒摘刺刀上燒之,取煙煤,綿蘸塞痛處,即止。 | 957 |
12 | 二十一 | 草 | 0836 | 黃花了 | 黃花了〔頌曰〕生信州,春生青葉,三月開花,似辣菜花,黃色,秋中結實。采無時,治咽喉口齒病效。 | 957 |
13 | 二十一 | 草 | 0837 | 百兩金 | 百兩金〔頌曰〕生戎州、河中府、云安軍。苗高二三尺,有幹如木,淩冬不凋,葉似荔枝,初生背面俱青,秋後背紫面青;初秋開花青碧色。結實如豆大,生青熟赤。無時采根,去心用。味苦,性平,無毒。治壅熱,咽喉腫痛,含一寸咽汁。其河中出者,根赤如蔓菁,莖細青色,四月開碎黃花,似星宿花。五月采根,長及一寸,晒乾用。治風涎。 | 957 |
14 | 二十一 | 草 | 0838 | 地茄子 | 地茄子〔頌曰〕生商州,三月開花結子。五六月采,陰乾。味微辛,溫,有小毒。主中風痰涎麻痹,下熱毒氣,破堅積,利膈,消癰腫瘡癤,散血墮胎。 | 957 |
15 | 二十一 | 草 | 0839 | 田母草 | 田母草〔頌曰〕生臨江軍,無花實。三月采根。性涼。主煩熱,及小兒風熱,尤效。 | 957 |
16 | 二十一 | 草 | 0840 | 田麻 | 田麻〔頌曰〕生信州田野及溝澗旁。春夏生青葉,七八月中生小莢。冬三月采葉。治癰癤腫毒。 | 957 |
17 | 二十一 | 草 | 0841 | 芥心草 | 芥心草〔頌曰〕生淄州,引蔓白色,根黃色。四月采苗葉。搗末,治瘡疥,甚效。 | 957 |
18 | 二十一 | 草 | 0842 | 苦芥子 | 苦芥子〔頌曰〕生秦州,苗長一尺餘,莖青,葉如柳,開白花似榆莢,其子黑色。味苦,大寒,無毒。明目,治血風煩躁。 | 957 |
19 | 二十一 | 草 | 0843 | 布里草 | 布里草〔頌曰〕生南恩州原野中,莖高三四尺,葉似李而大,至夏不花而實,食之瀉人。采根皮,焙為末。味苦,寒,有小毒。油和塗治瘡疥、殺蟲。 | 957 |
20 | 二十一 | 草 | 0844 | 茆質汗 | 茆質汗〔頌曰〕生信州,葉青花白。七月采根。治風腫行血,有效。 | 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