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編號 | 經名作者 | 內容提要 (*)四種版本道藏書影查閱
|
---|---|---|---|
1 | ◇0891 | 《陰陽九轉成紫金點化還丹訣》二篇同卷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63頁 ◇0891 《陰陽九轉成紫金點化還丹訣》二篇同卷 (洞神部•眾術類•清字號;587冊;新文豐31冊) 此書旨在論述九轉還丹之燒煉法,其法是以朱砂爲主,配合礬石、硫黃、雄黃等物,經九次燒煉,由丹砂變水銀,水銀變丹砂,丹砂變金葉子,製成藥丸,而成還丹。書末載去返丹金毒及火毒之法,撰作年代約在唐代。 此書載述第一轉至第九轉還丹法,書末有〈出金毒法〉、〈出火毒法〉。第一轉是以朱砂三斤研末(粉狀),和礬石十八兩相和研粉,燒化爲水銀。第二轉將第一轉的水銀加硫黃燒化爲丹砂。第三轉將丹砂用礬相合研末,燒煉使化爲水銀(汞)。第四轉將汞和礬石、大鵬砂、曾青、空青,相合燒煉。依次至第八轉燒煉成金砂,第九轉製成丸劑。「此丹服驅萬病,久服延壽還年。」書末〈出金毒法〉,係以玄明粉和水,加入梔子醋,將第九轉金丹放入其中,可以脫去合鍊之藥毒。〈出火毒法〉,是以蜜和水煎煮,用來清淨第九轉金丹,並用五六層帛包裹,盛金砂,沈井底,可以出合鍊時之火毒。 書中第一轉云「取瓜州礬」,據《新唐書•卷四十•地理志四》載唐高祖武德五年析沙州常樂,置立瓜州,則此書當撰於唐代。 |
2 | ◇0892 |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訣》二篇同卷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64頁 ◇0892 《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訣》二篇同卷 (洞神部•眾術類•清字號;587冊;新文豐31冊) 此書雖不以九轉還丹爲糸,但內容和九轉還丹的製煉方式大抵相同,不外燒煉丹砂使成汞,再逐步燒化成金丹,作者爲唐玄宗朝的道士張果。 書名下題:「姑射山人張果撰」。分爲十七品,依次爲:〈第一品辨丹砂訣〉、〈第二品丹砂陰陽伏制及火候飛伏訣〉、〈第三品伏火丹砂可鎔鼓見寶訣〉、〈第四品化寶生砂訣〉、〈第五品變金砂訣〉、〈第六品變青金訣〉、〈第七品變紫金砂訣〉、〈第八品變紅金訣〉、〈第九品變紫金訣〉、〈第十品抽汞訣〉、〈第十一品鍊汞訣〉、〈第十二品辨諸石藥訣〉、〈第十三品四黃制伏變化訣〉、〈第十四品紫金變眞丹訣〉、〈第十五品鍊聖修丹訣〉、〈第十六品造大丹訣〉、〈第十七品造藥鼎受氣訣〉。上述的這些訣法,綜合起來說,不外要我們先辨識丹砂之品級好壞,然後進行燒煉,將丹砂煉成汞(水銀),再將汞還原成砂,再將砂煉成金砂,金砂變成青金,青金變紫金砂、變紅金、變紫金等訣法。 自第十品以下,都是燒煉過程中之部分細節,或是辨認礬石、硫黃等石藥之性能、相互伏制之變化等,和燒煉九轉還丹相關之法。 又,此書〈第一品辨丹砂訣〉至〈第九品變紫金訣〉,內容文字和陳少微《大洞鍊眞寶經修伏靈砂妙訣》(《靈砂七返篇》)相近而較簡略。〈第十品抽汞訣〉至〈第十四品紫金變眞丹訣〉內容文字,和陳少微《大洞鍊眞寶經九還金丹妙訣》(《金丹至訣》二章)第一至第八品內容相近,而較簡略。第十五品以下三品,爲陳少微書所無。 此書和陳少微書的關係至爲密切,而此書〈第十一品鍊汞訣〉云「亦合於《七篇》之大數」和陳少微《大洞鍊眞寶經九還金丹妙訣》〈鍊汞添金出砂品〉文字相同,文中所說的《七篇》是指陳書《靈砂七返篇》。據此看來,此書是摘錄陳少微書而來。 |
3 | ◇0893 | 《靈砂大丹祕訣》一卷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65頁 ◇0893 《靈砂大丹祕訣》一卷 (洞神部•眾術類•清字號;587冊;新文豐31冊) 此書是南宋人所編,託糸出自老子,敘述九轉還丹做法、丹砂之功用及變化,爐火燒煉,抽汞添砂等法。 此書不題撰人,書首爲〈抱一聖胎靈砂〉章,敘述此書之源承說:「其法自老子傳之於葛仙公,仙公傳之於鄭思遠,鄭思遠傳之於葛洪眞人,葛洪眞人傳之於張虛靖天師,天師於建中靖國元年三月內入朝,次宣張待中到禁位,言種子之術。皇帝與天師,傳之張侍中。因侍中之後入東川之任,傳與鬼眼禪師,今則本末備矣,首尾全矣。」文中的建中靖國(1101)爲宋徽宗年號。據此,則此書當是南宋時人所傳。在此章中並敘述靈砂之功用,及伏煉靈砂九轉之法。九轉每一轉之下,有解說文字及七言詩。 其次爲以七言及五言詩寫成並作注的十章,敘述硫黃、水銀等陰陽藥物之相合作用及煉化成丹,依次爲:〈秤斤兩立媒第一〉、〈入銚炒合夫婦第二〉、〈入鼎艘鍊第三〉、〈鍛鍊宋里其物坯慢第四〉、〈懸胎煮鍊第五〉、〈上貼身藥第六〉、〈入匱鼎第七〉、〈用火候第八〉、〈分匱第九〉、〈分胎第十〉。 其次爲〈九轉金丹訣〉,也是敘述靈砂經九轉而成金丹之法,下分「靈砂鍛鍊第一」等九章,各章皆以七言詩組成。 其次爲〈赤松子四轉訣〉,下分「制度」、「抽茅法」、「輕粉法」、「粉霜法」、「太極靈砂賦」,偏重在藥物鍛煉之方法上。 其次爲〈靈砂祕訣〉、其次爲〈老君靈丹訣〉,皆是論述汞(水銀)、鉛二藥,陰陽相調,以成至藥之情形。本書在章節之劃分及九轉還丹之敘述上,顯得雜亂無章。 |
4 | ◇0894 | 《碧玉朱砂寒林玉樹匱》一卷.北宋_陳大師撰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66頁 ◇0894 《碧玉朱砂寒林玉樹匱》一卷.北宋_陳大師撰 (洞神部•眾術類•清字號;587冊;新文豐31冊) 書分兩部分,前部敘述鉛汞之作用及,、味佐藥和鉛汞合成丹藥之法。後部屬碧玉朱砂匱養法,由鉛汞作藥經煉燉、脫胎至結金砂。作者爲北宋的陳大師,毛字不詳。 書名下題「西蜀陳大師述」。書首以短文夾以七言四句或八句詩,一文一詩,如此相循的方式,共四段,敘述龍汞虎鉛,陰陽交感,精氣相垢而成丹。其次爲〈八味佐藥〉,將硼砂、砲砂、石中黃、玄母石、死硫、石膽、硝石、青鹽,依比例放入朱砂及金箔中封養,以火候養之,經多次增添藥物,再入匱封養。其敘述方式,皆先由文字後夾以詩詞的形式出之,文末說其方出自「蜀青城山,乃蒲先生傳,自杭州西湖道院范東叟得之,乃經驗祕方也」。此爲書之前半。 其後爲〈碧玉朱砂匱養庚砂第一〉、〈煉鍛第二〉、〈脫胎聖第三〉、〈轉養粉霜第四〉、〈結庚母砂第五〉。文中的庚砂即是金砂,庚屬西方金。書末敘述書籍源承云:「此方乃上代元傳授於太原白雲翁王元中家,祕寶之衛,不誤後人。汴梁呂相府得之,傳於錢府,皆下手經驗有成,非有德者不傳。予後於京府得之,祕之,皆鉛汞三段,奇絕之甚,乃天下第一之術。元得於危侍郎東叟宅及京相府,其體用皆一道理,盡淮南王眞文,玄中之玄,妙中之妙,誠不誤人,祕之,戒之戒之。」上文敘述丹書傳承,文中言及「汴梁呂相府」,所以此書應是宋代人所撰,且稱汴梁呂相府爲「京相府」,汴梁爲宋都,則撰者當爲北宋人。 |
5 | ◇0895 | 《大丹記》二篇同卷.東漢_魏伯陽口訣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66頁 ◇0895 《大丹記》二篇同卷.東漢_魏伯陽口訣 (洞神部•眾術類•似字號;588冊;新文豐31冊) 此書短小,僅數頁。載述鉛、汞藥性、用藥及火候之法。書疑據魏伯陽口談而增,約撰於南北朝,注者疑爲六朝或隋唐人。 《崇文總目•道書》、《通志•藝文略•道家》皆載此書,書名下題「太素眞人魏伯陽口訣」。前有短文論述龍汞、虎鉛之藥性,並假借狐剛子請問魏伯陽如何制鉛,魏伯陽答以「制金須得金,制銀須得銀。物類轉相因,假炁自相須。不怕藥不聖,只恐藥不眞。」文中以金制金,以銀制銀,和一般陰陽相制說略別。其次爲〈用藥斤兩訣〉、〈火候訣〉,敘述鉛、汞用藥及火候。其次〈眞鉛眞汞用藥鼎器肘後訣〉,係以五言韻文歌訣方式,共三十二句,160字,每二句之下有註文。歌訣160字疑出自東漢•魏伯陽,註文則當撰成於六朝或唐世。 |
6 | ◇0896 | 《丹房須知》二篇同卷有圖.南宋_吳悞撰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67頁 ◇0896 《丹房須知》二篇同卷有圖.南宋_吳悞撰 (洞神部•眾術類•似字號;588冊;新文豐31冊) 此書自結衣、擇地敘述起,直至煉丹完成,開爐、月艮食止,共二章,載述煉丹的整1固過程,作者爲南宋孝宗朝的吳懺,博採眾家說而撰此書。 書名下題「高蓋山人自然子吳懊述」,書前隆興元年癸未(1163)吳懊所撰序,說明此書是有感於世人以盲指盲,「因集諸家之要,以爲《指歸》,可謂深切著明矣。猶慮學者未悟,復編進眞鉛眞汞,華池沐浴,鼎爐法象,火候次序。凡諸家互說不同者,推載其理,若合符契,謂之須知,皆出古人之傳,曾非臆說。凡厥同志,開卷斯有得焉。隆興癸未中元日書。」可見作者此書是撰成於《指歸集》之後(見本書0917《指歸集》提要),其目的是「猶慮學者未悟,復編進眞鉛眞汞,華池沐浴,鼎爐法象,火候次序」。所以此書和《指歸集》是性質相關的姊妹作。 書分二十一章,依次〈擇友一〉,敘述選擇同心之士的擇友法。〈擇地二〉,揀擇吉地的擇地法。〈丹室三〉,丹室選擇旺方,不可太大過高。〈禁穢四〉,禁止女子、僧尼、雞犬入內觸穢。〈丹井五〉,尋求煉丹所用之井。〈取土六〉,取潔淨之土做爐及壇。〈造炭七〉,製造煉丹用之炭木。〈添水八〉,準備煉丹時所須增添之用水。〈合香九〉,合製祭神所用的降眞香(以燒香來降神,所以稱香爲降真香)。〈壇式十〉,敘述造壇之法,有圖。〈採鉛十一〉以下三法,論述採鉛抽汞之法。〈藥泥十四〉,講六一泥作法。〈煥養十五〉,以文武火煨養。〈中胎十六〉,言藥在鼎爐中,漸成型。〈用火十七〉言祭神及以桃柳木等淨火焚香祝禱。自此以下爲沐浴、火候,其後爲開爐、服食。完成整個煉製過程。 |
7 | ◇0897 | 《石藥爾雅》一卷.唐_梅彪撰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67頁 ◇0897 《石藥爾雅》一卷.唐_梅彪撰 (洞神部•眾術類•似字號;588冊;新文豐31冊) 此書爲唐代梅彪所撰,撰成於唐憲宗元和元年。《爾雅》爲十三經之—,是古代用來讀經書所用的字典、辭典。梅彪此書,意在做爲外丹石藥的字辭書,供燒煉者參考,所以名爲「石藥爾雅」。 書前有唐元和丙戌(806)梅彪序,序云說:「今附六家之口訣,眾石之異名,象《爾雅》詞句,凡六篇,勒爲一卷,令疑迷者尋之稍易,習業者誦之不難。兼諸丹所有別名。奇方異衛之號,有法可營造者,條列於前。無法難作之流,具名於後。」說明此書之體例是仿照《爾雅》方式來撰寫,共有六篇,依次爲卷上〈釋諸藥隱名〉、卷下〈載諸有法可營造丹名〉、〈釋諸丹中有別名異號〉、〈敘諸經傳歌訣名目〉、〈顯諸經記中所造藥物名目〉、〈論諸大仙丹有名無法者〉。燒煉外丹者最怕石藥之別名,如空青別名青要中女,雌黃一名帝女血等等。不僅石藥有異名,草藥也有別名,連以石藥爲材料製好的丹藥也有異名,如召魂丹一名更生丹;四神丹一名太一神丹。 梅彪書分上下卷,卷上〈釋諸藥隱名〉,載雄黃、丹砂等六十餘種石藥異名,也載烏頭、附子、鬱金、桑汁等草藥異名,甚至狗尿、白狗膽、蝙蝠、小兒尿等動植物藥之異名,以供查尋。卷下〈載諸有法可營造丹名〉,載有法可營建的諸丹藥名,如〈太一金丹〉、〈太一玉粉丹〉、〈安期先生丹〉等約七十種。其次〈釋諸丹中有別名異號〉,載述丹藥如召魂丹、無忌丹等丹藥異名。其次爲〈敘諸經傳歌訣名目〉,載錄相關書目,計有: 「《太清經》,《玉鳥經》,《九霄君經》,《廣成君經》,《狐子剛子粉圖經》,《抱朴子金丹經》,《眞人天玄錄面上經》,《狐剛子河車經》,《陵陽子經》,《黃仙子經》,《稷丘子經》,《青林子訣》,《泉石子論》,《九元子訣》,《青霞子訣》,《黃帝纂要經》,《玄女錄圖中經》,《茅君金藏經》,《茅君丹陽經》,《桐柱經》,《黃老金公經》,《元君經》,《雲宮玉華經》,《四海神水記》,《八公枕中記》,《金碧潛通火記》,《玄女五符記》……」所載書名近百種,可供研究石藥外丹者參考,資料彌爲珍貴。 其次爲〈顯諸經記中所造藥物名目〉,載述外丹燒方法有:苟子法、黃擧伏火法、五石蒲樞法、安靜虛無法、造藥歸色法等百餘種造藥法,史料亦甚爲珍貴。最後爲〈論諸大仙丹有名無法者〉將不知燒煉法之大丹,列出名字,計二十餘種。 總之,此書是研究石藥及外丹煉製的重要典籍,也是必備必看的典籍;宋《崇文總目》及《通志•藝文略》均有著錄。 |
8 | ◇0898 | 《稚川真人校證術》一卷有圖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69頁 ◇0898 《稚川真人校證術》一卷有圖 (洞神部•眾術類•似字號;588冊;新文豐31冊) 此書應是楊旭所撰,撰作年代約在宋代,而託名葛洪(稚川)所撰,培爲《校證術》。前面爲短文、歌訣,論鉛汞藥物。其後爲西方仲成所傳《四變九轉之經》,敘述修煉金丹大藥之法,其法傳自葛仙翁、葛洪,其後傳至川客楊旭。 此書前面爲〈先天圖(不錄)〉、〈係系傳授圖〉、〈先天論〉、〈眞訣云〉、〈大藥證曰〉、〈祕文〉、〈葛仙翁述神室吟〉、〈祕訣淵原〉、〈金汞丹砂術歌〉,大都爲短文及歌訣,敘述金丹大藥鉛汞二物陰陽變化及燒煉之法,其中〈係系傳授圖〉爲此書師徒傳承之圖。其後自〈西方仲成授道〉起,爲此書之主要部分,論述《四變九轉之經》中四變九轉之法,四變依次爲:一變就胎借炁、二變陰質陽胎、三變六神伏尸、四變朱髓換形;載述鉛、汞等藥物陰陽變化,結氣成丹之過程。其次〈火候歌〉爲燒煉時之火候訣法。其次〈眞奧〉,說明其術「來自《校證》。不離二味,一雄一雌。雄曰眞鉛,雌曰眞汞。配合中宮,自然交應。既濟乃成,未濟亦可。不失三時,七日息火。鼎內增金,全憑道心。青龍飛躍,白虎制擒。一制一伏,番爲子母。九轉數足,黃芽自出。既得黃芽,神仙有家。」其次爲〈所以寶歌〉、〈鍊丹歌〉、〈鍊丹祕訣〉、〈穿心立制法〉,皆是論述寶丹之貴重及燒煉之法。其次爲〈傳後式〉,載述傳授科戒及經書源承。此書由葛仙翁傳鄭思遠,鄭思遠傳葛稚川,經無名氏傳崔黃冠等人,崔黃冠傳予西方仲成,西方仲成傳道亨,道亨傳楊旭兄弟。所說傳承,須和前面〈係系傳授圖〉相參照來看。此書之傳承僅述至楊旭止,則此書或當是楊旭依葛稚川《校證》所增撰。其次爲〈眞一子金丹歌〉、〈崔黃冠贊曰〉,敘述丹藥功成,「餌之天地畢」,並以此作結。 書中有〈眞一子金丹歌〉,眞一子爲唐末五代的彭曉(?〜954),則此書約成於宋代。 |
9 | ◇0899 | 《純陽呂真人藥石製》一卷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69頁 ◇0899 《純陽呂真人藥石製》一卷 (洞神部•眾術類•似字號;588冊;新文豐31冊) 此書以七言絕句詩的方式,敘述六十六種草藥之異名、功用及伏製石藥情形,託名純呂陽真人所撰,撰作年代約在宋世。 書名「純陽呂眞人藥石製」,當是以此書爲呂純陽眞人所撰。書中將六十餘種草藥,以「龍芽」爲稱,再以七言四句詩歌詠它。其體例爲:每一種草藥,上標龍芽名,其下細字標俗名,其後爲七言絕句詩,詩中說明此種草藥伏製石藥情形。所謂伏製石藥,即是和礦石藥物相調合,使變化其性質,而製成藥劑,見本書0925《軒轅黃帝水經藥法》提要。今略舉數列如下: 「天寶龍芽,赤芹。草中第一最爲先,點假成真遇有綠。伏製五金并八石,會點頑銅軟似綿。 寶砂龍芽,桑葉。青葉白華在野田,農人栽種也爲先。凡流不解神仙果,亦點頑銅軟似綿。 對節龍芽,益母。青葉白華長野田,燒煉成霜大有賢。伏製五金并八石,鴉餐尚自得延年。」 上引文中,在草藥龍芽名後,列出本名,及以七言詩說明其形狀作用,可以調伏何種石藥等。此書共計六十六種「龍芽」,其後三章爲〈存性歌〉、〈辯眞〉、〈有緣〉,分述採收龍芽、燒製龍芽,及使用之法。〈有緣〉說:「七十二般龍芽草,依時採折爲家寶。解將假物變成眞,天賜衣祿濟貧道。」據此似乎此書載七十二種藥草,但今僅存六十六種,當佚失七種。此外書中〈地膽龍芽〉及〈帖索龍芽〉亦有缺文。 呂純陽爲唐末人,此書之撰作年代,約在宋世。 |
10 | ◇0900 | 《金碧五相類參同契》三卷.漢_陰長生註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70頁 ◇0900 《金碧五相類參同契》三卷.漢_陰長生註 (洞神部•眾術類•似字號;588-589冊;新文豐31冊) 此書共十,、章,託言闡釋魏伯陽《參同契》修煉法門,實以內丹鉛汞坎離說爲主,約爲宋人所撰而偽託漢代之陰長生所註。 書前有陰長生撰序,卷上書名下題「陰長生註」。序中敘述傳習《參同契》之壇儀。全書十八章,缺第六章,依次爲〈敘說章第一〉、〈識藥根苗章第二〉、〈用功章第三〉、〈鉛汞章第四〉、〈日魂月魄章第五〉、〈金津玉液章第七〉、〈神水曾青章第八〉、〈日精月華章第九〉、〈大小數章第十〉、〈說卦體章第十一〉、〈弦望章第十二〉、〈七寶章第十三〉、〈九轉章第十四〉、〈除三蟲章第十五〉、〈九域章第十六〉、〈嬰兒炷女章第十七〉、〈彩眞玉霞出現章第十八〉。全書皆在解說身中坎(鉛、腎、元精)及離(汞、心、元神)等藥物,藉由閉息納氣,以文火(順自然不用意志力強引)、武火(用意志力強引精氣運行)燒煉,並配合四季、日月精華及月亮之弦望圓缺等時辰之運用,將腎精心氣煉化爲大丹,不僅能添精補髓益筋皮,且進一步使三丹田中現嬰兒(鉛),並由黃婆(意)來和娃女(汞)婚合,結就金丹大藥,眉間現出玉霞圍,使眞人由頂門出遊,如此便是「功成行滿朝天去,龜鶴仙童迎有期」。 此書題陰長生註,而《正統道藏•太玄部•映字號》《周易參同契》也是題爲陰長生註。但《周易參同契》註一書以外丹煉製爲主,可以確定爲唐人所僞託,詳本書0994條《周易參同契》註提要。此書則以內丹修煉爲主,其撰作年代疑在宋代。 |
11 | ◇0901 | 《參同契五相類祕要》一卷.漢_魏伯陽演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71頁 ◇0901 《參同契五相類祕要》一卷.漢_魏伯陽演 (洞神部•眾術類•似字號;589冊;新文豐31冊) 書培下題:「太素真人魏伯陽演,宣德郎權發遣提舉淮南西路學事借緋魚袋臣盧天驪上進。」主要內容,是在闡釋《魏伯陽七返丹砂訣》之文字。有正文有注文,二書正文均題爲魏伯陽撰,應是撰成於漢代,北宋•盧天驥僅是呈進者,而非注者。 此書有正文有注文。「五相類」一語,出自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卷下云:「《參同契》者,敷陳梗概,不能純一,泛濫而說,纖微未備,闊略髻舞。今更撰錄,補塞遺脫。潤色幽深,鉤援相逮。旨意等齊,所趣不悖。故復作此,命《五相類》,則大《易》之情性盡矣。」五代•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眞義》卷下注云:「魏公先述《參同契》三篇,舖舒寥廓,未備纖微。且復撰此《五相類》一篇,補塞遺脫,則乾坤、陰陽、五行終始之情性盡矣。」所以《五相類》是魏伯陽另外撰來彌補《周易參同契》之遺脫的。今《道藏》所收的《魏伯陽七返丹砂訣》和《參同契五相類祕要》二書,當是魏伯陽用以彌補《周易參同契》遺脫之書籍。此二書皆是爲了發揮「五相類」而撰者。五類相是說明五行、五方,五位相合,分屬陰陽,各有歸類,以之用來說明煉丹之關係。 《參同契五相類祕要》一開始說: 「陽一二三四五,水火木金土,陰六七八九十。昔真人魏伯陽與淳于叔通,授青州徐從事《參同契》及古歌。魏君丹成,撰此《五相類》。後昇雲而去,令弟子大篆。諸本並無,皆云《參同契》中卷是也,深屬淺見矣。且《五相類》者,論諸相類,伏制三黃二寶也,故云五也。」 同書又說: 「今參同以五行,內外六律,皆定分兩而知同類。今所說五行,赤髓同類。太陽雄黃,雄精含受,太陰雌黃,凝津同類,是還丹之大道也。」上引中的「三黃二寶」,三黃是指雄黃、雌黃、硫黃;二寶是指鉛、汞。可見五相類,是以陰陽、五行及方位數目之相配,用來說明丹道思想。其中《參同契五相類祕要》乃是在注解《魏伯陽七返丹砂訣》,如《魏伯陽七返丹砂訣》云: 「天生玄女,地出黃男,皆受性太和,感靈妙之氣。以陽守陰9借位而居。以陰返陽,還歸本性。」 《參同契五相類祕要》云: 「天生元女者,水銀也。地生黃男者>黃金也。皆稟性太和微妙之炁。左陽右陰,即位而相通。」 兩相參照,不難看出《參同契五相類祕要》在解釋《魏伯陽七返丹砂訣》。兩書正文皆不長。但《參同契五相類祕要》將「黃男」解釋爲「黃金」,而《魏伯陽七返丹砂訣》黃童君注則解爲「硫黃」。 今《參同契五相類祕要》前以陰陽五行說明五相類的文字,接著「篇曰」乃在解釋《魏伯陽七返丹砂訣》,其後爲「讚曰」及「歌曰」,說明用藥、火候及藥物之變化。同時自「篇曰」以下有細字作注。正文應如書名下所題是東漢「魏伯陽演」。至於注文部分,任繼愈《道藏提要》0899條以爲是北宋盧天驪所撰;然而以經題下所題文字看,盧天驪僅是將書呈進給皇帝者,並非撰注者。注者是誰,似乎尚難論斷。請參見本書0884《魏伯陽七返丹砂訣》條提要。 |
12 | ◇0902 | 《陰真君金石五相類》一卷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72頁 ◇0902 《陰真君金石五相類》一卷 (洞神部•眾術類•似字號;589冊;新文豐31冊) 此書旨在說明燒煉丹藥時所宜所忌。在藥物方面,有陰陽、不性之分,須依五行相類,忝性相合、陰陽相配等原則來進行燒煉,才能成就大丹靈藥。撰作年代約在唐代,而託名於漢代的陰真君。 書前爲序,其次爲〈配合金公相類門第一〉、〈配合水銀相類門第二〉、〈配合曾青相類門第三〉、〈配合硫黃相類門第四〉、〈配合雄黃相類門第五〉、〈配合鉛精相類門第六〉、〈配合白丹砂相類門第七〉、〈配金相類門第八〉等,共計二十門,書末載燒煉丹藥時防止鬼魅邪魔破壞之法,須置刀劍等物,使邪魔鬼魅不敢靠近。 全書旨在論述燒煉丹藥時的重要藥材,如鉛、汞、曾青、硫黃、雄黃、丹砂、硝石等礦石,說明其別名、屬性,炁類,及在燒煉外丹時,和其它藥物相配的變化情形與功用。燒煉外丹,貴在知曉藥材陰陽屬性,使其陰陽相配,五行相合,而「天地至精,莫過於道;五行至微,莫過於炁。」知曉陰陽氣性,才能成就大丹靈藥。書前序文說: 「若論雜門丹砂之法,世有萬般,縱得暫時療病,終無出世之功。何也,相類雜錯,用禾不同,牝牡不交,法則差互。假如金石用作,數有七十二石,石之出處,地厚藏伏,各有陰陽性格。陰山出陰石,諸青之類也。陽山出陽石,是硫黃之類也。若解陰陽相配,即如夫唱婦隨。若高下不和,用藥乖謬,即何以配合。故作五相類,列成二十篇,傳之同志。」 序中說明了藥物有陰陽之別,如曾青屬陰,硫黃屬陽;不僅如此,藥物炁性各殊,雄黃、雌黃相類用馬,取類同即可相合。若燒煉丹藥,不知陰陽、炁性,則「相類雜錯,用炁不同,牝牡不交,法則差互」,便難以成就金丹大藥。 關於此書的撰作年代,以其書中〈配合神丹宮相類門第十四〉引《本行經》,疑即是撰成於隋唐之際的《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而〈配合水銀相類門第二〉有「今辰、錦砂,時人亦呼爲朱砂。」辰、錦指辰州、錦州。辰州,隋置。錦州,據《新唐書•卷四十一•地理志五•江南道》所載,是唐代武后垂拱二年所置。似此,此書應是唐人所撰,而依託於漢代的陰長生眞君。 |
13 | ◇0903 | 《金石簿五九數訣》二篇同卷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73頁 ◇0903 《金石簿五九數訣》二篇同卷 (洞神部•眾術類•似字號;589冊;新文豐31冊) 此書載述朱砂、雄黃燒煉金石大藥時所用的礦物藥材,述藥材之產地、形貌、良竄。由於是載列金石藥物,所以稱爲「金石簿」;由於書未題撰者姓名,前有短文云:「夫學道欲求丹寶,先須識金石,定其形質,知美惡所處法。」接著列述朱砂、雄黃、玉、石硫黃、礬石、赤石脂、白石脂、白石英、雲母、石鍾乳、磁石、空青、曾青、硝石、戎鹽、禹餘糧、雌黃等,共四十五種礦物藥材,說明其產地、形狀、品質高下等。如云:「〈朱砂〉:出辰錦州,大如桃棗,光明四映徹瑩透,如石榴者良。如無此者,次用馬牙上好者爲次,紫色重者爲下,並不堪用之。」 書中〈朱砂〉云:「出辰、錦州」。按辰州,隋置。錦州,據《新唐書•卷四十一•地理志五•江南道》所載,是唐代武后垂拱二年所置。而〈空青〉條云:「出柳州、廬越州。」據《新唐書•卷四十三•地理志七•嶺南道》云:「柳州龍城郡,下。本昆州,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馬平置。是年,更名南昆州。貞觀八年,又以地當柳星更名。」錦州、柳州皆是唐初所置。又,〈硝石〉條下云:「近唐麟德年甲子歲,有中人婆羅門支法林,負梵甲來此翻譯。」麟德年甲子歲,爲唐高宗麟德元年(664),似此,此書應是唐高宗時人所撰。《通志•卷六十七•藝文略五•道家•金石藥》載「《金石簿五九數》一卷」,應即是此書。 |
14 | ◇0904 | 《上清九真中經內訣》二篇同卷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74頁 ◇0904 《上清九真中經內訣》二篇同卷 (洞神部•眾術類•似字號;589冊;新文豐31冊) 此書是《九真中經》之訣法,敘述餌食丹砂、苣勝、胡麻三法,及煉丹砂須醮祭太一,佩服四靈神符等壇儀。撰作年代在南北朝。 書名下題:「太虛眞人南嶽上仙赤松子述」;敘述〈餌丹砂法〉、〈醮太一法〉、〈醮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諸符法〉、〈蒸苣勝法〉、〈與素女蒸胡麻法〉等五項。〈餌丹砂法〉、〈蒸苣勝法〉、〈與素女蒸胡麻法〉分述餌食丹砂、苣勝及胡麻之法,包括材料之處理及服食之法。其中〈餌丹砂法〉,和《抱朴子•金丹篇》〈小丹法〉、《抱朴子•仙藥篇》〈餌丹砂法〉內容相近。又,〈與素女蒸胡麻法〉下云:「先師李君口傳,不載之於紙札也。懼泄天文,故祕之。勿妄傳非其人,殃及汝身,仙道難成也。」口訣是師徒在進行修煉時臨場口授訣要,通常不書於紙札,但當內容太多時,也常寫出以備忘,於是《道藏》中便有「經」有「訣」。 〈醮太一法〉、〈醮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諸符法〉係煉製及餌食丹藥者,皆須先齋戒醮祭太一,請神下臨,不祭者作藥不成,縱成,服之無益。並須醮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諸符,以佩帶於身,可使官災消憩,眾邪滅亡。 此經是由《上清太上帝君九眞中經》所衍生的訣法,《上清太上帝君九眞中經》撰成於東晉或之前,梁•陶弘景《眞誥•卷五•甄命授第一•道授》云:「道有《九眞中經》,老君之祕言也,在世。」詳見本書第1364《上清太上帝君九眞中經》條。訣要通常與經同時,或稍後,則此經撰作年代應在南北朝時。 |
15 | ◇0905 | 《龍虎還丹訣》二卷.唐_金陵子撰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75頁 ◇0905 《龍虎還丹訣》二卷.唐_金陵子撰 (洞神部•眾術類•蘭字號;590冊;新文豐32冊) 龍是汞的代稱詞,虎是鉛的代稱詞,此書主要是以汞、鉛二物爲主,經多次燒煉成還丹之訣法,所以書名爲「龍虎還丹訣」。此書由收集多稱金丹燒煉訣法而成。上卷所言是大還金丹,下卷則是煉汞的小丹方。作者金陵子爲唐代人。 書名下題:「金陵子述」。共二卷,卷上首爲〈紫葉紅英大還丹訣〉,先述如何分辨朱砂之等級,煉汞之法。次述分辨眞鉛鑛好壞,取鉛之法。接著爲還丹之做法,而所謂七返、九還,是異名而同體,「返者,是砂化爲金;還者,是金歸於丹。」敘述鼎爐之構造,以丹砂爲主藥,以鉛、石硫黃、赤鹽、馬牙消等爲佐助。「七返九還,是住世長生昇飛之藥也。」其次爲〈龍虎還丹訣〉敘述擇鉛汞良藥及入名山擇良地、擇良友、良時,須依禁忌,「外棄塵事,內絕邪想,調治性情,使神氣安和,不得令有煩勞。忌食葷血,見屍冢陰穢,不與女人同食,飢飽喜怒,意思不精,食須面午,臥須首午,七日一浴,不與外人交往邪談,陰精不伏也。修藥發爐之日,乃修一狀,具鄉里名氏年月生日名位」,求啓大神太一帝君等降臨護持。其次爲〈金花還丹方〉、〈黃花丹陽方〉、〈點丹陽方〉各列出該方之用藥及作法。 書中卷下載〈伏丹砂成紅銀法〉、〈青結紅銀法〉、〈石膽紅銀法〉等,都是用水銀爲主體,以石礬、曾青、石膽、砲砂、鉛等和水銀相合燒煉,共五、六十種小丹方。 關於作者金陵子的年代,以書中所言地名,皆是唐時所置看來,應是唐人。如卷上頁三云:「辰、錦山石之中」;辰州、錦州,唐初置,《舊唐書•卷四十•地理三》:「武德四年(621)平蕭銳,置辰州。」「垂拱二年(686),分辰州麻陽縣地并開山洞置錦州及四縣」。又,卷下頁二云:「饒、信等州銀山有礦」,據《舊唐書•卷四十•地理三》云:「饒州,下,隋鄱陽郡,武德四年(621)平江左,置饒州。」《舊唐書•卷三十九•地理二》:「信州,萬歲通天元年(696)置。」書中所言地名皆是唐時所置,因而金陵子當爲唐朝人。 宋《崇文總目》及《通志•藝文略》著錄作四卷,今《道藏》爲二卷本。 |
16 | ◇0906 | 《金華玉液大丹》一卷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76頁 ◇0906 《金華玉液大丹》一卷 (洞神部•眾術類•蘭字號;590冊;新文豐32冊) 此書所言燒煉之法,常將金石藥和草木藥相合配製,雖仍以金石藥爲主,但屬於外丹燒煉過程中用草木較多的一種燒煉法。約撰成於唐代。 未題撰人。此書首爲〈金華玉液大丹〉敘述朱砂、三友木、新荷葉、馬鞭草燒灰,再加朱砂等物煮過,然後以陽起石、磁石、禹餘粮、紫石英等搆碎,封固火養,作成丹丸,其法係以金石藥和草木藥相合配製成丹。其次爲〈銀精丹〉載述燒煉之藥材及作法。其次爲〈四聖丹〉,以砒黃、粉霜、雄黃、雌黃四物和毒麻汁、旱蓮汁、鴨舌草等草木藥相配合燒煉,經一轉至三轉而成。其次爲〈六神匱〉,用砒黃、砌砂、汞等爲主所燒煉成。其次爲〈一點金〉、〈四神匱法〉、〈聖銀法〉、〈鴛喬庚母砂法〉、〈胎息法〉、〈盒金法〉、〈貼身硃砂法〉、〈青金法〉、〈用足氣法〉等。上述諸方,皆明載金石藥、草木藥之斤兩,及詳細燒煉法。 此書撰作年代難明,〈四聖丹〉二轉變化有「辰汞成粉霜」,辰汞爲辰州所產之汞,據《舊唐書•卷四十•地理志三•江南西道》云:「武德四年平蕭銳,置辰州,領沅陵等五縣。」所以此書應撰成於唐世。 |
17 | ◇0907 | 《感氣十六轉金丹》一卷有圖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76頁 ◇0907 《感氣十六轉金丹》一卷有圖 (洞神部•眾術類•蘭字號;591冊;新文豐32冊) 全書十六章及〈轉大丹法〉,共十七章,但前七章及第八章前半缺佚。此書十六章,敘述煉丹過程中的十六個步驟,也就是經十六次燒煉過程,然後再轉製成「大丹」,所以稱爲「十六轉金丹」,約撰作於唐代。 書前有缺文,缺去前七章及八章前半,接著爲〈九炒芽方〉、〈十沐浴方〉、〈十一轉紅粉法〉、〈十二轉明窗塵法〉、〈十三轉大丹法〉、〈十四轉紫河車法〉、〈十五轉黃擧法〉、〈十六轉紫金粉法〉、〈轉大丹法〉。前十六章各法之下,詳載鼎爐規製、藥材斤兩、燒煉成丹藥之法,最後至第十六轉,煉製成紫金粉十六兩。前十六章是燒煉「大丹」的預備工作,接著〈轉大丹法〉才是此書最終目的。其法是以前十六章燒煉畢爲基石,然後選名山立壇三層,置竈安鼎,用古劍古鏡,告盟三界十方。然後以紫金粉十六兩添入金十六兩,依法調合,入鼎封固,所煉成的丹共五品,「修鍊畢,看丹砂結成如何品數,此隨人功行而成。將丹藥看多少研細,以楮汁搜和丸,如桐子大,四十九粒。餘丹化瓦礫皆成至寶,可留濟世救貧拔苦,不可爲贍家及妄用。」 此書撰作年代不明,第一頁說:「須是信州頭樣大合子」。信州,據《新唐書•卷四十一•江南道》云:「信州,上,乾元元年析饒州之弋陽,衢州之常山,玉山及建、撫之地置。」是信州爲唐肅宗乾元元年(758)所置,則此書應撰於此後,當是唐人所撰。 又,此書《感氣十六轉金丹》所說十六轉,和《庚道集》卷八《青霞子十六轉大丹》相近,應有沿承關係。 |
18 | ◇0908 | 《修鍊大丹要旨》二卷有圖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77頁 ◇0908 《修鍊大丹要旨》二卷有圖 (洞神部•眾術類•蘭字號;591冊;新文豐32冊) 書中載述近五十餘種大小藥方及修煉外丹時所應知道的方法要訣>其中最大的丹藥,當是下卷的九轉金丹,依九次燒煉而成,「丹成家積翫崑崙」,白日飛昇。撰作年代約在宋代。 書未題撰人,共二卷,卷上諸章依次爲:〈外丹要訣〉、〈火龍玄珠大丹〉、〈金丹法〉、〈金丹論〉、〈造靈砂貼身要訣〉、〈養白雪要訣造成五行法〉、〈牷制要訣〉、〈硃靈口訣〉、〈神符要訣〉、〈呂仙賜方〉、〈靈砂九轉〉等,共四十餘章。有說明鉛汞變化之理論,如〈外丹要訣〉、〈金丹論〉;有燒煉之常識,如〈珠靈口訣〉、〈打硃砂法〉、〈丹房雜法〉;有小丹方,如〈神雪丹陽四皓丹〉、〈神粉匱養雄黃爲金雄丹〉;有較大的丹方,如〈靈砂九轉〉。 卷下前爲〈硃砂鼎方〉有圖、〈丹華丹〉、〈通神丹〉、〈妙寶眞方〉有圖;其後爲〈混元九轉金丹訣〉,其燒煉法依次有:第一轉養砂成丹寶、第二轉見寶成寒林玉樹、第三轉寒林變玉笋、第四轉養小丹、第五轉小靈丹養黃芽、第六轉小丹黃芽養種金硃砂、第七轉金蠶作匱養黃芽、第八轉鼓鑄金鼎、第九轉金丹大藥,最後爲至寶訣。上述的九轉,都是以前一轉所成藥爲基,再添藥澆汞繼續燒煉,至九轉而成金丹大藥。 此書所載諸丹方,在修煉上以鉛汞及雄黃、砲砂等金石藥爲主,但在燒煉時也常加入植物藥材,如馬齒竟、鐵扇草、鳳尾草等,或擒碎取汁,或取粉末,以入鼎中和金石藥相合。其中有些藥方,如「寒林玉樹」法,也曾見於他書。 此書撰作年代不詳,但以書中有「呂仙賜方」來說,應撰成於宋代。 |
19 | ◇0909 | 《通幽訣》一卷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78頁 ◇0909 《通幽訣》一卷 (洞神部•眾術類•蘭字號;591冊;新文豐32冊) 此書以丹砂爲還丹之主藥,以爲丹砂(汞)即是鉛,陰陽同一物,自相伏制以成還丹。此書前半和《還丹肘後訣》內容相近,後半和《玉清內書》內容相近,或者是輯錄二耆而成。從書中所言多唐代地名看,作者應爲唐朝人。 書不題撰者,全書以「訣曰」的方式論述丹道。首述丹砂爲還丹之主,所謂:「故知三五與一,天地至精。三者,火也;五者,砂之父母;一者,砂之元祖。輪還運轉,精氣元和,相感成形,不越於一。一者,夫道之本宗,水也。學者不悟硃砂是鉛,鉛中生子是金。即一物陰陽,運動自制伏,陽中陰,陰中陽,玄中玄,名曰玄武石,轉水成金。故云:砂產於金陰,爲君鉛金。」作者以爲硃砂是鉛,由鉛生金汞,一物自有陰陽,把鉛、汞看成一體。並說丹砂的異名有:「曰丹砂,曰硃砂,曰硃鉛,曰鉛中金,曰天鉛,曰火鉛,曰神水,曰華池,曰陰汞,曰陽汞,曰陽中陰,曰陰中陽,曰水銀,曰五釆石,曰五金,曰七寶主,曰還丹,曰天生芽,曰黃芽,曰五行之胎。」接著說明其產地所在:「桂府、辰、錦、衡、朗、邵、勾漏、都雲、象都、永、彬、容,湖南等界,山石巖谷,形勢滋茂處,並有。」所言據《舊唐書•地理志》、《新唐書•地理志》所載看來,大都唐時所設之地名,因此作者應是唐代人。 其次以天符爲日,陽之陰魂;陰符爲月,陰之精魄。「日月二寶,是天地至靈。卑情感精,變化照曜,結成砂,始名朱雀石。七十二石最尊,莫過於汞。感於二十四氣,通於二十四名,變化成丹。」「鉛水者,是砂中自生出者,主陽汞。汞水者,是水中抽出者液,主陰汞。是鉛水制汞水。又云:鉛火者,自生之金。汞火者,是抽出之液也。水是鉛火制汞火,多不曉此,故名金汞道耶。」書中以雄黃爲五行中之土,以定四夷。其次爲〈地符火木之精〉、〈地符直卦節候進退圖〉說明煉丹火候及五相類間之關係。篇末爲〈不變色硫黃法〉、〈服朮方〉等小藥方。 又,書中云:「訣曰:氣能存生,內丹也。藥能固形,外丹也。服餌長生,莫過於內外丹,日月之華氣。華氣者,丹砂元和之氣,並是性命之本。除內、外丹精外,五金二青,四黃雜石,磁譽五礬等,並不在議限。」看似兼談內、外丹兼重,其實此書的內丹是指導引養氣而言,和宋代的內丹修煉說有別。 又,本書自第一頁「訣日:寶丹本乎一物」起,至第二十頁「使水不能東西,黃芽之力也。」和《還丹肘後訣》卷上第一頁「訣曰:寶丹本乎一物」起至第十八頁「使汞伏而不動者,黃芽之功也」止;兩書內容基本相同,互有詳略。以此書第二十七頁云:「敘訣長生,號《肘後訣》以示後學不悟之者。」則此書當是取自葛洪《肘後訣》而加以推衍者。 又,本書自第二十頁「元君訣」起,至第二十七頁「並不載於此,知道者審而詳之」止,和《玉清內書》第一頁「元君訣」起,至第七頁「不載於此」止。文字內容大都相同而略有微異。 至於此書的撰作年代,今以書中所言多唐代設置地名,且第十一頁有「混元皇帝眞君歷代變名,敘陰陽統略。」以及第二十三頁有「大唐國內時亦有之」。這些都足以確定此書爲唐人所撰。《通志•卷六十七•藝文略五•道家•外丹》載「《通幽訣》一卷」,即是此書。 |
20 | ◇0910 | 《金華沖碧丹經祕旨》二卷有圖.南宋_孟煦撰 |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第879頁 ◇0910 《金華沖碧丹經祕旨》二卷有圖.南宋_孟煦撰 (洞神部•眾術類•斯字號;592冊;新文豐32冊) 此書是南宋•孟煦得自白玉蟾、彭耜所傳丹經。敘述以鉛、汞及金石藥物燒煉九轉還丹之法,書中每一轉皆附有鼎器圖,可以依之燒煉,敘述詳盡,較易依之而行。 書前有西蜀孟煦南宋理宗寶慶改元乙酉(1225)所撰序,敘述得經之由。作者在嘉定十一年(1218)至福建參訪彭耜,得彭耜傳授其師白玉蟾所傳《金華沖碧丹經》,後來又遊白鶴洞,遇元白老人傳授修煉火候訣法,留宿一夕,離別後未出山,再返尋已不見,因悟元白老人即是白玉蟾所化。孟煦回去後,找同好依經修煉,並將書刊行於世。 卷上書名後題:「海瓊老人白玉蟾授,三山鶴林隱士彭耜受」,說明此書是白玉蟾授予彭耜,再由彭耜授予作者。其後依次爲:〈藥物〉,係以鉛、明硫和朱砂爲主要材料。其次爲〈神室法象〉、〈外鼐〉、〈運水火符候〉、〈再水火斷魂法〉、〈甑圖〉,敘述內鼎、外鼐及水火之運用,屬燒煉前的準備工作。 卷下爲〈鍊鉛汞歸祖既濟圖〉、〈鉛汞之法〉、〈斷魂之法〉、〈合胎交垢汞法〉、〈還丹第一轉金砂黃芽初丹並鼎器圖〉、〈還丹第二轉混元神朴丹並鼎器圖〉、〈還丹第三轉通天徹地丹並鼎器圖〉、〈還丹第四轉三才換質丹並鼎器圖〉、〈還丹第五轉三清至寶丹並鼎器圖〉、〈還丹第六轉陰陽交泰丹並鼎器圖〉、〈還丹第七轉五嶽通玄丹並鼎器圖〉、〈還丹第八轉太極中還丹並鼎器圖〉、〈還丹第九轉金液大還丹並鼎器圖〉,以上九轉皆是以前一轉所成藥爲基底,再加入其它藥材合煉,如第二轉以第一轉所成藥爲基,第三轉以第二轉爲基,以此類推。至第四轉起即可服食,至九轉而成金液大還丹,服之可以沖舉成仙。書末爲〈大丹周天火候〉,載述一年中每日燒煉時,用火用火各多少等情形。 大抵說來,卷上述燒煉丹所須具備的事物及知識,卷下爲鉛汞在鼎爐中實際燒煉及變化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