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 2,965 條; 共 149 頁
# | 注譯者 | 章第 | 經文 |
---|---|---|---|
1 | 0 | 洞玄請問經 高上老子曰:道家經之大者,莫過《五千文》,洞玄洞真之詠也。此書虛遠,誦之致大聖爲降,雲車寶蓋,馳騁龍駕,白日昇天。《五千文》是道德之祖宗,真中之真,不聞穢賤,終始可轉讀。敷演妙義,則王侯致治。齋而誦之,則身飛仙。 | |
2 | 0 | 洞玄五稱經 太上玄一真人曰:《道德五千文》,經之至微,宣道之意,正真之教,煥乎奇文。誦之千日,虛心注玄,白日昇仙,上爲西華真人。此高仙之宗也,亦能致慶於七祖。 | |
3 | 0 | 太極真人敷靈寶齋戒威儀諸經要訣 太極真人曰:唯《道德五千文》,至尊無上正真之大經也。大無不包,細無不入,道德之大宗矣。歷觀夫已得道真人,莫不學《五千文》者也。 太極真人曰:天地有終始,故有大小劫,諸經亦隨之滅盡也,後代聖人更出法。唯《道德五千文》、《大洞真經》、《靈寶經》,不滅不盡,傳告無窮矣。 太極真人曰:《五千文》至難知。 太極真人曰:《靈寶經》者,眾經之宗,難以言宣。《五千文》微妙,眾經大歸,義一也。 | |
4 | 0 | 傳授經戒儀注訣 師曰:老君者,得道之大聖,幽顯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無不在,不在之在,在乎無極,無極之極,極乎太玄。太玄者,大宗極主之所都也,小宗未極之主,相導歸乎此都。此都無際,包羅畢周,最大無比,故謂爲太。有而難見,故謂爲玄。凡眼雖不能睹,慧目迺能覿之。研習經文,施行善事,存念宗主,不忘須臾。主本無名,標曰太上。應感爰臻,得斯目慧。慧目之果,由於良因。因由明師,師道不二,經又一同,同乎道德。道德之極主,三合之所成,成一之尊,住太玄之都,化應十方,敷有無之妙,妙極在老,老爲宗師,師體周匝,道成特高,故曰太玄高上老君。積學輪轉,位登聖真,應接無窮,不可稱述。近世出化,生乎商時,降迹和光,誕於庶類,示明胎育可以學真,雖居下界,無累得道。厥母逍遙李樹之間,思聞清風,以祛塵迹,玉姿輝然,儵爾挺質,無坼無副,二體一和,遂因李爲姓,以耳爲名,居於楚國苦縣瀨鄉曲仁里中。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爲無爲,莫不畢究。文王之時,仕爲守藏史,或出或處,二百餘載。至昭王二十四年,太歲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爲關令尹先生說《五千文》。文出無始,說亦無窮。藏明隱晦,智反流源。慈旨應感,或顯或幽。宣行一切,傳者不同,各從緣解,慎勿相非。但勤精思,謹憶所知,久習神降,授以要言,自然玄鏡洞達,智慧之源也。 序次經法第一 淳古事少,法或不多,轉久稍澆,科戒遞出,隨病與藥,輕重不同。方術彌積,條律漸繁,世運使然,不可頓革。至德聖師,隨宜宣行。道忌滋章,理貴簡要。要略非凡所明,繁滋非愚所瞻。愚智可得相關,繁簡必須折衷。衷在得正,正在無邪。邪正了解,解在兼通。通則得道,道則無滯。滯少誚多,執多譏少,皆非通人。悉事道體,務思此意,必感神明。神明開道,必登勝域。 《隱注》云:《河上》、《想爾》,注解已自有殊。《大字》文體,意況亦復有異。皆緣時所須,轉訓成義,舛文同歸。隨分所及,值兼則兼通,值偏則偏解。偏解終還於兼,未還慎莫譏誚。譏誚招愆,生死受苦。離苦昇樂,由於周通。周通路遠,未即了然,直能修此,不訶於彼,便爲上善。善之上者,華素兩弘,虛實備解,乃會真源。若乃時綺則言華,世素則辭質,或激素以華,或勵華以素,或前約後繁,先與後奪,或初多終少,始往末歸,大巧若拙,未易可蚩。正言若反,豈伊可詰。但勇猛思惟,以期兼解,志徹玉京,不患不通。通乎大道,此爲其最。存思有法,授受有科,朝禮齋請,悉有儀制。究此十卷,自足兼通。未暢之間,精求悉備。求未能精,方須因盛。但篤盛因,必獲妙果。妙果有期,不假他尋。果期未至,且覽眾篇。至於首引內解,別次在後,餘力觀之,幸亦無妨。要所留心,其目如左: 太玄部卷第一 老君大字本道經上 太玄部卷第二 老君大字本德經下 太玄部卷第三 老君道經上道經下河上公章句 太玄部卷第四 老君德經上德經下河上公章句 太玄部卷第五 老君道經上想爾訓 太玄部卷第六 老君德經下想爾訓 太玄部卷第七 老君思神圖注訣 太玄部卷第八 老君傅授經戒儀注訣 太玄部卷第九 老君自然朝儀注訣 太玄部卷第十 老君自然齋儀 右十卷,授經之日,師料付之。受經之時,勿妄請問。於時天地水官,十方職局,三界內外,一切神司,並共監臨,察人善惡。舉止云爲,唯盡恭肅,慎勿推遷,更相詰卻。有所窒礙,事竟諮審,師爲解說,分明語之。脫有忘漏,即尋經科,依按本文,勿妄增損,不可改易,參差前後謬濫,甲非護短,迷誤眾生,彼此相牽,淪陷荼毒,一失福路,求還諒難。巨石墜海,望出豈易?罪苦可畏,務宜防之。精加詳謹,幽顯取知,無相欺罔,違負人神。能如是者,必俱成真。但妙義要訣,多在口中,口中所說,經之所包。文苑事深,須口辯覈。覈實副經,不得越典。一時所須,或出他部,墳籍難遭,搜尋叵得。此儀總略,綱紀宗源。智者思之,過不啻半矣。 | |
5 | 0 | 宋呂太古集,道門通教必用集 《太真科》云:道士修習經業,以《五千文》爲先。講說通解,度人濟己,開化無窮,此爲大乘之人。 《道德經》精思存神訣 《太極隱注》曰:讀太上《道德經》,先燒香,整服,禮三拜,心存玄中大法師太上老君、無上真人尹先生,誦經蘊咒曰: 玄玄至道宗,上德體洪元。天真雖遠妙,近緣泥丸君。 宮室皆七寶,窗牖自分明。清靜常致真,駕景乘紫雲。 日月左右照,昇仙長年存。七祖上生天,世爲道德門。 畢,叩齒三十六通,嚥液三十六過,心存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坐八卦神龜,三十六師子前伏,頭巾七星,以斗杓前向。五藏五色之氣,如羅文覆蓋一身。三一真人立經前,千乘萬騎,備衛左右。了然分曉,然後誦經。 《四極科》曰:讀誦經文,當令心口相應,目無他視,心無他念,言句周竟,不得越略天音,三犯有責。 《太極隱注》曰:讀經五百言,叩齒三下,舌舐上下唇,嚥液三過,使人不極也。 《道德經》玄蘊咒 歷劫天人師,大聖玄元君,昔於太清宮,著書《五千文》。 虞舜以至孝,傳於無上尊,事祕不示世,綿區無得聞。 周末昭王時,飛天行紫雲,尹喜司函關,瞻望迎飈輪。 西度流沙來,太上果到關,乃於日中時,再傳《道德經》。 義無大不包,亦無細不論。臣今關真編,敷繹天地根。 願依至道宗,家國沾殊恩。帝王保萬壽,終期朝帝閽。 | |
6 | 0 | 太上老君經律 道德尊經戒 九行二十七戒(此太上高玄法師所受) 道德尊經想爾戒 行無爲,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此上最三行。 行無名,行清靜,行諸善。此中最三行。 行無欲,行知止足,行推讓。此下最三行。 此九行,二篇八十一章,集會爲道舍,尊卑同科。備上行者,神仙;六行者,倍壽;三行者,增年,不橫夭。 戒勿喜邪,喜與怒同。戒勿費用精氣。戒勿傷王氣。戒勿食含血之物,樂其美味。戒勿慕功名。戒勿爲僞,彼指形名道。戒勿忘道法。戒勿爲試動。戒勿殺、言殺。此上最九戒。 戒勿學邪文。戒勿貪高榮強求。戒勿求名譽。戒勿爲耳目口所誤。戒常當處謙下。戒勿輕躁。戒舉事當詳,心勿惚恫。戒勿恣身好衣美食。戒勿盈溢。此中最九戒。 戒勿以貧賤強求富貴。戒勿爲諸惡。戒勿多忌諱。戒勿禱祀鬼神。戒勿強梁。戒勿自是。戒勿與人爭曲直,得諍先避之。戒勿稱聖名大。戒勿樂兵。此下最九戒。 此二十七戒,二篇共合爲道淵,尊卑通行。上備者,神仙;持十八戒,倍壽;九戒者,增年,不橫夭。 | |
7 | 易龍碑 易玄碑 邢玄碑 焦山碑 廣明碑 易福碑 慶陽碑 杭州碑 樓古碑 磻溪碑 趙孟頫 樓正碑 | 82 | |
8 | 司馬遷 | 0 | 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耼,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爲罔,游者可以爲綸,飛者可以爲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脩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爲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爲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脩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卽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爲魏將,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爲膠西王卬太傅,因家於齊焉。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爲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爲自化,清靜自正。 |
9 | 司馬遷 | 0 | 史記,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爲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道家無爲,又曰無不爲。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爲本,以因循爲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爲物先,不爲物後,故能爲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爲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羣臣並至,使各自明也。其實中其聲者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窾言不聽,姦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燿天下,復反無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反。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
10 | 裴駰 | 0 | 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 列仙傳曰: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學,星宿,服精華,隱德行仁,時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見其氣,知真人當過,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爲著書。與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巨勝實,莫知其所終。亦著書九篇,名關令子。 |
11 | 司馬貞 | 0 |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 列仙傳,是劉向所記。物色而迹之,謂視其氣物有異色而尋迹之。又按,列仙傳。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
12 | 劉向 | 0 | 西漢劉向,列仙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陳人也。生於殷時,爲周柱下史。好養精氣,貴接而不施。轉爲守藏史,積八十餘年。史記云。二百餘年時,稱爲隱君子,謚曰耼。仲尼至周,見老子,知其聖人,乃師之。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入大秦,過西關。關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強使著書,作道德經上下二卷。 老子無爲,而無不爲。道一生死,迹入靈奇。 塞兌內鏡,冥神絕涯。德合元氣,壽同兩儀。 |
13 | 班固 | 0 | 漢書,藝文志: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爲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爲治。 |
14 | 魏徵 | 0 | 隋書,經籍志: 道者,蓋爲萬物之奧,聖人之至賾也。《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又曰:「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夫陰陽者,天地之謂也。天地變化,萬物蠢生,則有經營之迹。至於道者,精微淳粹,而莫知其體。處陰與陰爲一,在陽與陽不二。仁者資道以成仁,道非仁之謂也;智者資道以爲智,道非智之謂也;百姓資道而日用,而不知其用也。聖人體道成性,清虛自守,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故能不勞聰明而人自化,不假修營而功自成。其玄德深遠,言象不測。先王懼人之惑,置於方外,六經之義,是所罕言。《周官》九兩,其三曰師,蓋近之矣。然自黃帝以下,聖哲之士,所言道者,傳之其人,世無師說。漢時,曹參始薦蓋公能言黃老,文帝宗之。自是相傳,道學眾矣。下士爲之,不推其本,苟以異俗爲高,狂狷爲尚,迂誕譎怪而失其真。 儒者,所以助人君明教化者也。聖人之教,非家至而戶說,故有儒者宣而明之。其大抵本於仁義及五常之道,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咸由此則。《周官》:太宰以九兩係邦國之人,其四曰儒是也。其後陵夷衰亂,儒道廢闕。仲尼祖述前代,修正六經,三千之徒,並受其義。至於戰國,孟軻、子思、荀卿之流,宗而師之,各有著述,發明其指。所謂中庸之教,百王不易者也。俗儒爲之,不顧其本,苟欲嘩眾,多設問難,便辭巧說,亂其大體,致令學者難曉,故曰「博而寡要」。 |
15 | 劉昫 | 0 | 舊唐書,本紀第十四,順宗憲宗上: 元和五年,八月乙巳朔。乙亥,上顧謂宰臣曰:「神仙之事信乎?」李籓對曰:「神仙之說,出於道家;所宗《老子》五千文爲本。《老子》指歸,與經無異。後代好怪之流,假託老子神仙之說。故秦始皇遣方士載男女入海求仙,漢武帝嫁女與方士求不死藥,二主受惑,卒無所得。文皇帝服胡僧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古詩云:『服食求神仙,多爲藥所誤。』誠哉是言也。君人者,但務求理,四海樂推,社稷延永,自然長年也。」上深然之。 |
16 | 劉昫 | 0 |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二,隱逸: 吳筠,魯中之儒士也。少通經,善屬文,舉進士不第。性高潔,不奈流俗。乃入嵩山,依潘師正爲道士,傳正一之法,苦心鑽仰,乃盡通其術。開元中,南遊金陵,訪道茅山。久之,東遊天台。吳筠尤善著述,在剡與越中文士爲詩酒之會,所著歌篇,傳於京師。玄宗聞其名,遣使徵之。既至,與語甚悅,令待詔翰林。帝問以道法,對曰:「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諸枝詞蔓說,徒費紙札耳!」又問神仙修煉之事,對曰:「此野人之事,當以歲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適意。」每與緇黃列坐,朝臣啟奏,筠之所陳,但名教世務而已,間之以諷詠,以達其誠。玄宗深重之。 |
17 | 歐陽修 | 0 | 新唐書,卷第一百八十七,列傳第一百二十一,隱逸: 吳筠,字貞節,華州華陰人。通經誼,美文辭,舉進士不中。性高鯁,不耐沈浮於時,去居南陽倚帝山。天寶初,召至京師,請隸道士籍,乃入嵩山依潘師正,究其術。南遊天台,觀滄海,與有名士相娛樂,文辭傳京師。玄宗遣使召見大同殿,與語甚悅,敕待詔翰林,獻《玄綱》三篇。帝嘗問道,對曰:「深於道者,無如《老子五千文》,其餘徒喪紙札耳。」復問神仙治煉法,對曰:「此野人事,積歲月求之,非人主宜留意。」 |
18 | 歐陽修 | 0 | 新唐書,卷第一百八十七,列傳第一百二十一,隱逸: 司馬承禎,字子微,洛州溫人。事潘師正,傳辟穀導引術,無不通。師正異之,曰:「我得陶隱居正一法,逮而四世矣。」因辭去,遍游名山,廬天台不出。武后嘗召之,未幾,去。睿宗覆命其兄承禕就起之。既至,引入中掖廷問其術,對曰:「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夫心目所知見,每損之尚不能已,況攻異端而增智慮哉?」帝曰:「治身則爾,治國若何?」對曰:「國猶身也,故遊心於淡,合氣於漠,與物自然而無私焉,而天下治。」帝嗟嘆曰:「廣成之言也!」錫寶琴、霞紋帔,還之。 |
19 | 李燾 | 0 |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十五,太宗: 上謂宰相曰:倖門如鼠穴,何可塞之?但去其甚者,斯可矣。近來綱運之上,舟人水工有少販鬻,但不妨公,一切不問。卻須官物至京,無侵損爾。呂蒙正對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小人情僞,君子豈不知?葢以大度容之,則庶事俱濟。昔曹參以獄市爲寄政,恐姦人無所容也。陛下如此宣諭,深合黃老之道。(《國朝實錄》別本在二月戊申) |
20 | 帛書釋文甲本 | 0 | 帛書《老子》甲本及乙本,依據的是文物出版社一九八〇年出版的國家文物局 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原本影印件。1973年12月,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大批帛書,其中有《老子》寫本二種。帛書整理小組稱之爲《老子》甲本,鈔寫在高約24cm的帛上,硃絲欄墨書,共464行,字體介於篆隸之間,接近秦篆,不避漢高祖劉邦、高后呂雉諱,其鈔寫年代當在漢高祖登基之前。又“犯法”義之本字作“辠”,東漢許愼《說文解字》記載:“秦以辠似𦤃(皇)字,改爲罪。”此鈔本作“罪”,故其鈔寫年代當在秦王嬴政稱始皇帝之後。因此其鈔寫年代當在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之間。帛書《老子》甲本全書今存4154字,使用712箇漢字。帛書《老子》甲乙本皆分《德》與《道》兩部分。甲本無全書的字數統計。乙本有字數統計,“《德》三千𠦜一”,“《道》二千四百廿六”,合計五千四百六十七字。帛書甲本和乙本的次序相同,都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第二十四章在第二十一章後,第四十一章在第四十章前,第八十章第八十一章在第六十六章後。甲乙兩本文字皆有殘闕,時有差異,當非源自同一版本。兩本原皆有極少量表示絕句和分章的標記,今用○表示分章,加以現代標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