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堂經解 易經類 目錄

 

(清翁方綱考訂 民國王雲五編 叢書集成初編本)

 

文淵閣四庫全書 經部 易類 書目

續修四庫全書 經部 易類 目錄

文淵閣四庫全書 803-811 子部術數類

續修四庫全書 1048-1054 子部術數類

 

 

《易》易經類三十九種

 

經名 卷數 朝代 作者 考訂(清翁方綱訂)

1.  子夏易傳 十一卷  張孤  或云:張孤撰。

2.  易數鉤隱圖 三卷遺論九事·一卷  劉牧  以九為河圖,以十為洛書。長洲何焯曰:此道藏本也。

3.  橫渠先生易說 三卷  張載  

4.  易學 一卷  王湜  亦是圖學。

5.  紫岩(居士)易傳 十卷  張浚  其第十卷是《讀易雜記》。何焯曰:明書帕版恐不足憑。

6.  漢上易傳 十一卷周易卦圖·三卷周易叢說·一卷  朱震  震,荊門軍人。紹興四年書成。其書以程子易傳為宗,兼采漢魏以下諸家,謂王弼注雜入莊老為非,故於象敷特詳。何焯曰:卦圖及叢說西亭王孫鈔本尚未盡善,其十一卷影宋本可據。

7.  易璿璣 三卷  吳沆  紹興十六年自序。何焯曰:汲古閣後得舊本,尚有序文,寫樣付東海後人,竟未曾刻其全書亦尚有訛處不曾修版。

8.  周易義海撮要 十二卷  李衡  宋熙甯聞蜀人房審權集鄭康成以下,至王介甫易說凡百家,擇取專明人事者,編為百卷曰:周易義海。至紹興三十年,江都李衡彥平刪之。益以伊川、東坡漢上易傳為攝要十卷。《義海》失傳,而是編存。何焯曰:汲古宋本每首頁有印,其文雲:淳熙七年。明州恭奉聖旨敕賜魏王府書籍,謹藏於九經堂不許借出。其印精工絕倫,宛然筠州學記。

9.  易小傳 六卷  沈該  紹興二十八年表進之。其書專釋六爻,每卦後為一論。何焯曰:原本未詳何自。

10. 齋易說 六卷  趙彥肅  何焯曰:天一閣鈔本。

11. 古周易 一卷  呂祖謙 等撰 此周易篇次考也最有關係之書,後有朱子跋。

12. 童溪王先生易傳 三十卷  王宗傳  說卦以下皆有經無傳。何焯曰:汲古宋本。俞石澗收藏,後闕二卷非全書。屢考其始末,寄來京師,跋中竟未及此。

13. 易裨傳 一卷外篇·一卷  林至  至,淳熙間人,及朱子之門。其上卷論揲蓍,其下卷外篇論卦變。

14. 易圖說 三卷  吳仁傑  仁傑,淳熙進士,常講學朱子之門。此所著圖,全以揲蓍所用言之。

15. 易學啟蒙通釋 二卷圖一卷  胡方平  至元己醜自序。今所刻淳熙丙午序,乃朱子啟蒙原序也。

16. 周易玩辭 十六卷  項安世  安世字平,甫江陵人。書成於慶元四年,重修於嘉泰二年。蓋常問學於朱子者。其書不全錄經文,摘取經中之辭說之。何焯曰:大江以南抄本有五部,俱不全。後於李中麓家得殘本,其文獨全,遂成完書。歸安丁傑曰:項安世宜在林至前,吳仁傑亦宜在前。

17. 東谷鄭先生易翼傳 二卷  鄭汝諧  通志堂原目誤作趙汝諧。其書止有上下經,全以程傳為主。何焯曰:汲古閣元本最精。

18. 三易備遺 十卷  朱元升  自序在成淳庚午。其書第一卷言河圖洛書;二卷至四卷言連山;五卷至七卷言歸藏;八卷至十卷言周易。

19. 丙子學易編 一卷  李心傳  其書取王弼、張橫渠、郭子和伊川、紫陽之說,附以己見。原書十五卷。俞石澗《琬節鈔》僅十之一耳,丙子嘉定九年也。

20. 易學啟蒙小傳 一卷古經傳·一卷  稅與權  與權字巽甫魏鶴山弟子。

21. 水村易鏡 一卷  林光世  

22. 晦庵先生朱文公易說 二十三卷  朱鑒  文公之孫,集語錄為之。何焯曰:汲古元本惜有模糊處。

23.  大易緝說 十卷  王申子  申子,皇慶二年充武昌路南陽書院山長。朱氏經義考列於元人。通志堂原目作宋王申子,非。何焯曰:吳志伊有宋本,屢寄劄東海。托其借校,竟未借來,僅從鈔本付刊。

24. 周易輯聞 六卷易雅·一卷筮宗·一卷  趙汝梅  

25. 周易傳義附錄 十四卷首一卷  董楷  宋天臺董楷正叔,依程傳朱義為之,割裂本義以附程傳。自此書始,楷文天祥榜進士。自序在成淳丙寅。前有綱領一卷,圖說一卷。

26. 大易集說(又名:俞氏易集說) 十三卷  俞琰  按經義考作四十卷,今以通志堂此刻板心計之,則是十三卷。元俞琬號石澗,宋末遺老。其書成於元至大間,敏求記備載其序定篇次之說。何焯曰:此遵王元本,惜屬伊人所校,板心大謬。

27. 學易記 九卷首一卷  李簡  仿李鼎祚《集解》;房審權《義海》之例。采子夏易傳以下六十四家之說。自序在中統元年。前有圖、綱領一卷。何焯曰:從李中麓家藏鈔本發刊,後健庵得一元刻書賈偽作劉跋者,並假造劉跂序文。健翁雲:近得劉跂《學易》,餘狂喜叫絕,急索觀之,開卷即李簡之書也。餘雲:即宜校正,去偽序並傳,皆未叢也。

28. 讀易私言 一卷  許衡  何焯曰:記昔未曾刻。

29. 周易本義附錄纂注 十五卷  胡一桂  取朱子文集語錄之及於易者,附於本義下,謂之附錄。取諸儒易說之發明本義者,謂之纂注。

30. 周易發明啟蒙翼傳 三卷外篇一卷  胡一桂  其中篇著古本及諸家本,又及歷代授受傳注敘錄。雖雲略舉所知,然頗足資考據。下篇著左傳及後人占筮,外篇則焦京以下,太元諸書,至皇極經世也。何焯曰:汲古元本。

31. 周易本義通釋 十二卷輯錄雲峰文集易義·一卷  胡炳文  自序在延祐丙辰。何焯曰:汲古元本。

32. 易纂言 十二卷首一卷  吳澄  書成於至治二年秋。

33. 周易本義集成 十二卷首一卷  熊良輔  自序在至治二年五月。

34. 周易經傳集程朱解附錄纂注(又名:《周易會通》) 十四卷首一卷附一卷  董真卿  自序在天曆元年。前有例目姓氏因革一卷、圖二卷,其姓氏因革頗足以資考據。此書板心雲:《周易會通》而其每卷題雲《周易經傳集程朱解附錄纂注》,後學鄱陽董真卿編集並無‘會通’二字之名,蓋宋朝刊書已有此失矣。

35. 易圖通變 五卷  雷思齊  臨川道士

36. 易象圖說內篇 三卷外篇三卷  張理  自序在至正十四年。何焯曰:道藏本。

37. 大易象數鉤深圖 三卷  張理  何焯曰:道藏本。

38. 周易參義 十二卷  梁寅  自序在後至元六年。

39. 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 八十卷  納蘭性德  何焯曰:集義、粹言本系兩書,兩人所著。今合編之,頗屬杜撰。方綱按:宋陳友文《大易集義》摭周、邵、朱子及上蔡、和靖、南軒、藍田、五峰、屏山、漢上、東萊十一家之說,曾穜大易粹言,摭二程、張子及龜山、定夫、兼山、白雲父子七家之說。此書匯輯成八十卷,凡采十八家之說。而義門以為杜撰,亦過泥矣,又按《大易粹言》今考定是宋方聞一撰。《宋史·藝文志》作曾穜,誤也。

 

白雲深處人家網站  http://www.homeinmists.com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