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學刊第六輯

盛世修藏  利在千秋

——人民大會堂《子藏》首批成果發佈會發言(選登)

 

 

編者按:在黨中央作出文化強國決策之際,華東師範大學和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於2011121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北京廳聯合舉行了《子藏》首批成果發佈會,出席會議者共60多人,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解放日報》、《文匯報》、《中國文化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出版報》、《文匯讀書報》、《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多以頭版作報導,在海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形成了一股子藏熱。今將有關發言予以選登,以饗讀者。

 

■閻曉宏

(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站在時代的高度,提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戰略任務,為當代廣大文化工作者指明了前進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中國古籍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古籍整理出版不僅是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工作。

華東師範大學編纂、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子藏》項目是一個大型古籍文獻整理工程。首批成果《子藏·道家部·莊子卷》很好地遵循了整個《子藏》工程所確定的既的編纂原則。大量手稿、抄本、孤本、珍本的集錄,為《莊子卷》增色不少,其文獻價值自然隨之倍增。《莊子卷》的出版,使已經絕版或傳世孤罕的珍稀善本化身千百、嘉惠學林,並有效地解決了善本古籍的收藏和使用之間的矛盾。同時,《子藏》還借鑒前人和當今學術界的成果,為每種著作撰寫提要,以單行本的形式出版。這是我國一項重大的學術文化工程,必將大大促進全球的子學研究,推動中國哲學史和宗教史研究的發展,為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學術經典貢獻巨大的力量。

借此機會,我對《子藏》工程的出版提出希望和建議:要抓住機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廣泛發動學術界的力量,緊緊依靠專家學者,配備強有力的編輯力量,嚴格審核標準,確保《子藏》的出版品質;出版單位要全心全意為專家、學者做好服務,要積極挖掘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資源,多出精品;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出版更多學術精品,回報社會,回報時代,服務人民。

 

周和平

(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原文化部副部長)

《子藏》是華東師範大學“985”工程重大課題,也是我國一項重大的學術文化工程,它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作為我國傳統文化因承流傳的主要載體,古代文獻典籍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和創造力,是中華文明璀璨之華的歷史見證,對促進文化創新、維繫民族情感、弘揚民族精神有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繼起,百家爭鳴,是我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的一次高峰,九流十家,蔚為壯觀,影響所及,綿延千年。對於這段輝煌歷史的原始記錄及相關研究,形成了專門之學——子學。從先秦至今,子學研究,代不乏人,經典著述,汗牛充棟,這些著述典籍堪稱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瑰寶,至今仍是滋養億萬華夏子孫心靈的精神淵藪。華東師範大學組織實施的《子藏》系列圖書編纂工程,是一項系統梳理歷代子學文獻的重要文化工作,該工程擬收集整理子學典籍5000餘種,可謂前無古人,後待來者。在文獻收集方面,此項工程打破了區域、行業的局限,充分整合了以國家圖書館為代表的海內數十家圖書館及其他文獻收藏機構的善本資源,真正做到了底本擇優擇善,內容系統全面,既充分保證了圖書品質,又是全國圖書館界、文獻收藏界一次古籍善本再生性保護聯合行動的成功實踐。相信隨著該書各個分卷的陸續出版,《子藏》工程系列圖書必將對子學著作的珍善典籍形成切實的保護,對海內外的子學研究工作產生巨大的促進。

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古籍的保護和整理工作。20071月,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把古文獻整理工作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聯繫起來,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古文獻整理工作的重視、關心和支持,為古文獻工作者進一步開創性地開展工作奠定了基礎。前不久召開的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堅持保護利用、普及弘揚並重,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維護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新時代鼓舞人民前進的精神力量。加強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進文化典籍資源數位化。作為圖書館人和古文獻保護整理工作者,我們應該鼓足信心,把握機會,發揮優勢,為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自己的貢獻。

此次承擔《子藏》工程系列圖書出版工作的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在歷代珍稀文獻的整理影印出版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建設起了一支優秀的工作團隊,出版了大批內容豐富、品質上乘的優秀圖書,形成了良好的市場品牌,贏得了圖書館界、學術界的廣泛好評。《子藏》工程系列圖書出版選擇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具體到《子藏》的出版工作,我想對國圖出版社提出以下兩點希望和要求:首先,再接再厲做好《子藏》工程系列圖書後續各分卷的編輯出版工作。大家都看到了,今天在這裏發佈的《子藏·莊子卷》底本選擇精善,內容珍稀完備,印製品質優良,裝幀設計很有特色。希望國圖出版社以此良好的開局為新的起點,繼續組織優秀的編輯,與華東師範大學的專家學者及各圖書館、文獻收藏機構密切合作,整合多方優勢,做好文獻的搜集選擇和編輯出版工作,確保《子藏》工程系列圖書內容品質始終保持一流。

其次,要精心策劃組織,做好《子藏》工程系列圖書的宣傳和推廣工作。通過有的放矢的宣傳推廣,使《子藏》工程系列圖書陸續進入國內外大中型圖書館和相關研究機構,切實為各圖書館豐富館藏、保護珍善典籍、傳承中華文化創造條件,為廣大讀者共用這一重大文化出版成果提供前提。同時,還要認真做好海外的宣傳工作,將《子藏》工程系列圖書作為重點的中華傳統文化典籍積極介紹給世界,讓世界通過這些優秀的典籍更全面地認識中國、瞭解中國,為中國文化走出去、傳播開做出切實的貢獻。

 

童世駿

(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我來到華東師範大學擔任領導工作,有幸來支援方勇教授和他的團隊所承擔的這樣大的一個項目,我們學校有幸有方勇教授這樣好的老師,對中國文化有這樣深的體認、責任感和獻身精神,傾注了大量心血。作為《子藏》工程的首批成果,《子藏·道家部·莊子卷》在多方努力與合作下,今天終於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面世了。在此,我非常榮幸能有機會來表示祝賀,表示感謝!

華東師範大學的人文社會學科具有悠久的學術傳統和深厚的學術基礎,其學科水準和科研實力也始終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近年來,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共同支持下,我校進入“985工程重點大學建設行列。在建設世界知名高水準大學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把推進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置於學校事業發展的重要地位,採取整合集聚優勢資源、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拓展對外交流和合作等多種措施,進一步加大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的力度。其中,特別注重發揮人文基礎學科優勢,加強對文化遺產的整理、研究,開展了一系列重大學術文化工程,形成了《古文字詁林》、《朱子全書》、《王國維全集》等一系列重大成果,諸子學方面則將是我們這一方面又一也是更大的成果。

諸子學是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底蘊而為古今無數學人所關注。2006年,為了進一步集聚我校諸子學研究的優勢力量,促進相關人文學科的交叉融合,我們整合中文系、哲學系、古籍所、圖書館等單位的諸子學研究力量,組織成立了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五年來,研究中心創辦了《諸子學刊》這一刊物,得到了學術界的肯定,出版了一批有著廣泛影響的學術專著,在先秦諸子研究,特別是莊子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去年,以多年學術研究積累為基礎,經過眾多知名專家的論證,正式啟動了《子藏》工程。作為一項超大型古籍文獻整理工程,《子藏》將歷時十年,蒐天下之遺籍,極百家之大觀。短短一年時間,作為我校“985”重點項目,《子藏》工程在海內學界包括海外同行的支持下,其中的《莊子卷》得以順利出版,標誌著這一重大學術文化工程取得了實質性的重要進展。

盛世修藏,我們相信,《子藏》工程必將嘉惠學界,大大推動海內外的諸子學研究,進一步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貢獻我們的應盡之力。

《子藏·道家部·莊子卷》出版還只是《子藏》這一超大型學術文化工程邁出的第一步,後面的路還很長,還有大量艱巨而繁重的工作。我們一定不辜負全國學界對我們的厚望、厚愛,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先秦諸子研究中心的編纂工作,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能繼續予以支援,為這一惠及學林的學術文化工程早日完成而共同努力!

 

 

(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任、《子藏》總編纂)

《子藏》編纂可追溯到2003年。當時我與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古籍部主任吳平教授已經開始了《莊子集成》、《老子集成》等的整理工作,但完全是屬於我們個人的學術行為。後來隨著華東師範大學進入“985”重點高校建設行列,《子藏》工程也被提升為學校一級的重大科研項目。校黨委書記和校長先後約我為《子藏》工程的事談過話,2010年春天,華東師範大學還召開了一次論證會,邀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就《子藏》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認真論證。會上,與會專家不僅給予《子藏》項目以高度評價,還為《子藏》編纂工程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同年6月的一次校長辦公會議,學校正式決定並宣佈啟動《子藏》編纂工程。

根據《子藏》編纂的前期運作經驗,並採納多數專家的意見,我們確定《子藏》之不是經史子集,而是諸子百家。《子藏》收書的原則,一是全,二是精。所謂全,就是把所有子學相關書籍全部收錄進去。所謂精,就是要盡可能選擇最好的版本,通過版本自身體現其學術價值。《子藏》的體例,一是搜輯影印海內外所存先秦漢魏六朝諸子白文本和歷代(大致截止於1949年)諸子注釋、研究專著約5000種;二是為每種著作撰寫提要。此外,我們還決定同時啟動《諸子研究叢書》系列,對諸子學中的一些重要學術問題進行專門研究,作為《子藏》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

諸子學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座高峰,其思想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歷代校注、研究諸子百家的著作繁多,但多為稀見之作,研究者不易見到。如果能加以整理,彙編成《子藏》,不僅是對現有古籍的再生性保護,而且有助於全面、深入地研究中華傳統文化。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表明,自從各大原創文明軸心時代爆發以後,王朝興替,文運輪回,每一次文化的大規模復興都是對軸心時期思想文化的深刻總結。古人云:國於天地,有與立焉。(《左傳·昭公元年》)正是強調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礎對於國家昌盛的重要性。中華文明五千年綿延不絕、一脈傳承,就是一個鮮活的例證。現在,華東師範大學啟動《子藏》編纂工程,正可以為文化強國做出貢獻。

回顧歷史,兩千多年來占正統地位的主要是儒學,子學則有被邊緣化的傾向。但從晚明、尤其是清末以來,子學的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地位也得到不斷提升。我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能為世界學術提供的最有價值的部分應該在諸子學的思想裏面,特別是老莊哲學思想。現在提倡建設和諧社會,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諸子學說中有很多很好的見解,這些都可以提供給全人類。這樣看來,《子藏》工程的啟動具有超越國界的相當重大的意義。從歷史發展的經驗來看,那些長治久安的朝代,經過前期六七十年經濟發展,接著往往迎來文化發展的高潮。漢代、唐代、宋代、清代,大致上都遵循了這樣的歷史規律。現在黨中央提出文化強國政策,我覺得也正是時候。現在我們啟動《子藏》工程,也正好順應了這一歷史規律。我相信,《子藏》編纂工程在顧問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編纂委員會、出版委員會的同心協力,及海內外各大圖書館的鼎力支持下,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總編)

《子藏》是華東師範大學“985”工程的重大課題,具體由先秦諸子研究中心負責此工程的組織和實施。其將整合文科院系和古籍所、圖書館的力量,並聯合海內外相關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進行《子藏》編纂出版工程。《子藏》首批成果《莊子卷》共搜輯先秦至民國時期《莊子》白文本及其校勘、注釋、研究著作302部,比此前臺灣嚴靈峰所輯《莊子集成》初編、續編和《老列莊三子集成補編》中莊子部分的總數超出130部,已做到了竭澤而漁,可使莊學專家和《莊子》愛好者免卻遺珠之憾。自今年五月底接收《莊子卷》第一批稿件後,我社即組織優秀的編輯,多次與總編纂方勇先生與副總編纂吳平先生反復商量討論,首先做好了底本的確定工作,尤其在尋找手稿、抄本、孤本、稀有之本等方面,更是苦心經營,先後更換底本70餘種,前後追加了大量底本費,基本做到了版本最優。隨著我社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莊子卷》不僅在古籍影印底本的選擇上制定了更高的標準,而且在圖書編輯、印製、用紙等各個環節都加大了投入,使圖書品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子藏》工程首批成果《莊子卷》精裝16開本共162冊終於影印出版,呈現在世人面前!對於為今世所傳的最古最完好的呂惠卿《莊子義》孤本,十分珍貴,現單獨彩印出版,為使治莊子學及研究呂惠卿學術思想者能一睹其真容!

我們還要與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精誠合作,做好《子藏》工程系列圖書的編輯出版、行銷和發行工作,使《子藏》陸續進入國內外大中型圖書館,為讀者共用這一重大成果提供前提,為各圖書館豐富館藏和保護善本古籍提供有利條件。

 

(清華大學教授、原中華書局總編)

今天我應邀參加《子藏》工程首批成果發佈會,深感榮幸。在看過《子藏》的首批成果之後,我深切感受到由方勇先生主編的《子藏》在各方面都有出色的特點。我認為《子藏》的編撰、出版不僅是對現有古籍的再生性保護,更有助於學界全面深入地研究中華傳統文化。《子藏》工程對全面研究中華文化無疑是非常有利的,作為我國一個重大的學術文化項目,這一工程必定會受到海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心和重視。《子藏》工程表面上看來基本上是對古典文獻的整理,但實際上它最大的特點是具有極強的學術性。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談談《子藏》的學術性。

第一,《子藏》的搜索範圍、編纂體例有著十分科學的規劃。《子藏》中的觀念並沒有依照傳統分類,諸如《四庫全書》中經史子集的概念。《四庫全書》中的經史子集包括陰陽五行、天文曆法、農業、醫學等等,極為駁雜,而《子藏》編纂者通過目錄學與學術分類學的綜合研究,將的搜索範圍定為諸子百家,而不是經史子集的內容。在我看來,這是十分深入有眼光的學術思路。《子藏》根據目錄學和學術思想兩者綜合性的研究,提出了子學的搜索範圍與編撰體例,因此在搜索範圍、編撰體例方面具有很強的學術性,此其一。

第二,《子藏》工程是華東師範大學一個具有深厚學術積累的項目。其所編《諸子學刊》是專門針對諸子研究的學術期刊,這在當下是極為少見的。另外,方勇先生撰寫了一部200萬字的《莊子學史》,全面梳理了歷代對《莊子》的研究,呈現了清晰的《莊子》研究的發展史,有著很強的學術性,體現了其深厚的學術研究基礎。學術界對於學術史的研究相當重視,《子藏》工程更對學術史研究極為關注傾心。《子藏·莊子卷》的搜索做到了求全求精,如果沒有對《莊子》研究深入系統的掌握,不可能做到如此全面的搜索。此外,《子藏》十分注重版本的挑選。《子藏》所採用的都是精本,精本不僅包括比較早的版本,更主要的是比較好的版本、正確的版本,以及稿本、抄本,而且還注重搜集新出土的資料,如其中所收入的敦煌殘卷中的珍貴資料。因此,在版本選擇、資料搜集方面,《莊子卷》確實體現了學術史、版本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體現了非常強的學術性,體現了華東師範大學、方勇先生在這方面深厚的學術積累,此其二。

第三,我認為《子藏》學術性很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剛才的講話中方勇先生也介紹了《子藏》不僅僅是收錄本文,而且會為每一本書都撰寫提要。提要是目錄學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從漢代《七略》起,書目提要便在目錄學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最著名的成果當屬清乾隆時期編撰的《四庫全書》,其總目提要被現在的學術界所重視,為從事古典文學研究的學者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資料。《子藏》也將為每一種書編寫提要。根據整個計畫,《子藏》的提要總共有5000種,撰寫如此龐大數目的提要是十分了不起的。《四庫全書》的提要共3000餘種,而《子藏》5000種有關子學的提要相比於《四庫全書》的提要,數目更加龐大。因此,《子藏》撰寫提要是十分有意義的,將對子學的學術研究產生深遠的影響,此其三。

綜上所述,《子藏》不是簡單的學術整理,而是具有很強學術性的一項文化工程。上述三大特點中,搜索範圍、編撰體例精當科學,顯示了編撰者學術思想的深刻透徹;版本搜集求全求精,足見編撰者深厚的學術積累和研究功力;《子藏》將為每一本書編寫提要,必將推進學術界對子學、對傳統文化的研究,肯定會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張豈之

(西北大學名譽校長、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前面聽到關於《子藏》編纂情況和出版情況的介紹,很受啟發。有兩個原因,第一,在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閉幕不久,召開這樣直接與文化建設有關的學術發佈會,研究文化典籍的整理、傳承,維護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這次華東師範大學和國家圖書館是走在了隊伍的前面,為我們作出了榜樣,這是令人非常高興的事情。第二,眾所周知,今年424日,胡錦濤總書記以清華百年校慶為契機,關於大學的使命、任務,一共提到四條,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第四條:大學具有傳承、創新文化的使命。我曾在教育部的社會科學學會做副主任,我們經常會在一起討論哪些學校做得比較好等等問題。我覺得華東師範大學是走在前面,做得比較好的。所以這次會議邀請我參加,我說我肯定來,今天我是從外地趕來北京的。我之所以來參加這次會議,主要基於後面這個原因。我認為,一所綜合性的師範大學,如何做好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工作,一定要體現在項目上。沒有一些高品質的項目完成以後向社會展示,那麽創新、傳承也就體現不出來。華東師範大學原來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就有很深厚的基礎。在這樣一個情況下,由國家輔佐來共同完成《子藏》項目,我覺得應該非常好,應該要向他們學習。我十分贊成《子藏》背景資料中的一段說明文字:這個觀念先秦時期就已形成,但對子書的分類標準從來就沒有統一過,我們經過長期認真考慮,確定《子藏》的不應該是經、史、子、集的,而應該是諸子百家的。我完全贊同這個看法。我認為,如果按《四庫全書》的經、史、子、集來分類,那麽就會多得不可勝數,而且前人已經做過,我們沒有必要重複,所以在收錄書籍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新的限制。華東師範大學敲定為諸子百家的,我覺得非常好,但是需要有學術上、理論上的說明,讓社會各界能夠瞭解。

先秦時期,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出現,中國的原創性文化才開始展現在人們的面前。這次《子藏》將諸子百家放在先秦,我覺得完全符合中國的歷史。儒家原創性文化特別是人學闡述了人的道德價值、人的責任、人的尊嚴。而道家的原創性文化提高了作為人本質屬性的抽象理論思維,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豐富的抽象理論思維的民族,其中以道家為代表,而且道家思想體現了人的審美價值觀。先秦時期,這兩大學派以及和它們有密切(直接或間接)關係的諸子百家就是中華民族優秀原創性文化的來源。據我個人看法,在先秦時期,特別需要注重春秋戰國時期這五百年,因為這個時期,他們創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成了中華民族多源一體的格局。

但我想問一下,《子藏》收錄子書大致截止到魏晉南北朝之末,而研究諸子的著作其下限原則上是截止到1949年,為什麽你們把諸子書的收錄時間截止在南北朝之末?最好能有個說明。後來我自己去找答案,我發現民國時期編纂的叢書,其中如《諸子集成》就是把收錄諸子書的下限放在魏晉南北朝,這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子藏》收錄諸子書,為什麽不限於先秦,而加上魏晉南北朝,應該加以詳細說明。

 

陳鼓應

(北京大學哲學系講席教授、原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關於方勇教授和華東師大的領導們在這麽短的時間做出這麽大的成果,我幾天前在《光明日報》對他們學術方面有一個書面的論述,提出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剛才,傅璇琮先生、張豈之先生他們都對《子藏》的學術方面的成果發表意見,我在這裏,就講一講我的個人感想。

第一點,我要講的是我們這一代有個共同點,就是一個共患難的內憂外患的經歷,對此我感觸特別深。十幾歲時,父母帶著我去臺灣,在那裏接受初中、高中、大學的教育,當時社會的西化傾向十分嚴重,不止在政治經濟方面,學術上也是這種殖民地狀況。就我自己來說,在大學念哲學研究所,主要讀西方哲學,主流鄙視、排斥中國哲學、中國文化。我常想,這一百多年來,我們中國哪一個時期有這麽長時間的安定?最近十來年我在研究北宋,發現經過百十年的動盪,往往會進入二三十年的穩定期,政治的穩定,社會的穩定,文化成果倍出,諸如《佛藏》、《道藏》都提出來了。今天我們編《子藏》,正是為往聖繼絕學的壯舉偉行。

第二個感慨,我去過很多文化古國、大國看過,發現他們文字和文化或是滅絕,或是中斷,唯有我們中國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一直傳承,我們的人文思想特別發達。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賴以立國和生存的文化精神,我們自己的文化精神到哪兒去了?今天隨著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能有《子藏》這樣的成果,我特別感觸,這是第二點。

世界各國一流大學,都有中文圖書館,中國文化重要典籍已經變成世界的公共文化遺產。今天看到我的老友方勇教授編這個《子藏·莊子卷》,是倍加欣慰,也頗為慨歎。我當年寫《莊子今注今譯》、研究《莊子》好辛苦,要找一個版本,每個禮拜都要到牯嶺街舊書攤去找材料。今天大陸國學熱,重視自己的文化傳統,作為一名學術工作者,我很感慨,也覺得很欣慰生活在這個時代。今日《子藏》出版,將來世界各大圖書館必將收集,中國文化也勢必加強自己的發言權,我也恭喜非常辛苦的方勇老友,這也是華東師大,更是整個中華文化振興的一個風向球。

 

方立天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長)

我認為《子藏》的編纂出版體現了三個精神,是我事先沒有預想到的。第一,是守望、傳承和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這種精神,感動了我。第二,是勇於擔當的精神,這個工程非常浩大,做這樣一個大型工程,沒有勇氣,沒有膽識不行。第三,是這個工程的完成還需要有一種坐冷板凳的精神,方勇教授常年研究莊子,撰寫了《莊子學史》,主編了《子藏·莊子卷》。

首先,在當前弘揚傳統優秀文化中,這三種精神是很值得我們提倡的,這是我要講的第一點。

第二是關於《子藏》的內容特質。我有一個想法,就是《子藏》的內容特別廣泛,涉及到人文學科、社會學科、自然科學等等,因此它的思維特別活躍,而且主張和而不同,如前面張豈之同志講的匯通等等,像名家、墨家、雜家等等,都有它的特殊的思維方式,很值得我們繼承。另外,在《子藏》文化涉及的深度方面,先秦諸子百家思想,我認為它是在中國這片東方土地上,關於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的一個總結。這些生存經驗、人類生存智慧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第一是人與自我的關係;第二是人與社會的關係;第三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我想諸子百家思想沒有超出這三個方面。他們有的在這個方面比較突出,有的是兼論其他方面,這些對當前都有很重要的意義,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我認為《子藏》的價值是多重的,據我的思考,它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價值:文獻價值、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文獻價值就是它是比較全又是比較精煉,在全面積累資料方面做出了貢獻,這是文獻價值。學術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為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提供了基礎性的貢獻,第二個方面就是為弘揚、創新中華文化提供了開拓性的貢獻。它的社會價值,我認為對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三個矛盾,就是我剛才提到的,人與自我的矛盾、人與社會的矛盾、人與自然的矛盾,提供了緩解或者是解決的方法,提供了一種思想資源,因為第一它能夠為建設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提供資源,第二它為推動社會和諧提供了思想支撐,第三它為人與自然的協調及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也提供了借鑒。我認為這些方面都很有意義,因此我很想在這裏預祝這套書能夠勇往直前、義無反顧,一定要把它編好、編全,我想將來人民會感謝你們的。

 

鄧國光

(澳門大學教授、澳門中國哲學會會長)

先秦兩漢諸子皆以天下為己任,意在實現理想的社會。諸子之學,核心是治天下。研究及整理諸子之學,自然以公心示於天下。

方勇教授歸原學術公器於天下,鼓足幹勁,編輯《諸子學刊》為當下的學術界服務,提供了極其重要的交流平臺,展示學術的前沿,對推動諸子學的發展貢獻極重大,海內外學者均深佩方教授的苦心。

《子藏》乃繼《諸子學刊》的重大項目,搜羅遺落四方的諸子學著述,集中一編之中,原原本本再現其真面目,開放了所有學術資源,不但方便專業學者,對於中國文化的發揚更是功德無量,這是學術的公心。

在中國本土之外,整個東南亞地區,人數不少的華僑,文化世代相承。儘管身處他方,但文化情懷仍在,對於正統的中國文化,著實存在急切的文化期待,以期在文明本源上,再度開展新的生活,盼求建立一個互愛互信的新世界。《子藏》有助建立中國文化歸屬的紐帶,意義非比尋常。這地區的數百所專上學府,均設立不同程度的中國學科系,對於一般中國學術著作需求甚殷,更何況像《子藏》這類開放的學術資源,實在是求之不得。《子藏》對強化這地區的中國學研究與教學,可以起極大的作用。

東南亞地區經歷長期的文化交匯,衍生性質的觀念比較強烈,對於原生文化的概念較有距離。《子藏》保存原書的真面目,足以顯示中國古代文化學術的莊嚴,有助於強化對中國文化的感性認識,而進一步拉近本質性的學術認知。從文化復興的角度而言,《子藏》起的作用是絕對肯定的。

 

整理者:徐文超等

 

 

 

回首頁 

白雲深處人家網站  http://www.homeinmists.com/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