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學刊第六輯
中西自然觀之對比分析
——以老莊“自然”詮釋為例證
(臺灣)錢奕華
[作者簡介] 錢奕華(1959— ),女,臺灣臺北人。臺灣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為臺灣聯合大學華語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以莊學詮釋、華語教學、詞匯、語義學為主要研究範疇。主要著作:《宣穎南華經解之研究》、《中國莊學史》(熊鐵基主編,上下冊,下冊劉韶軍、錢奕華、湯君合著,著明清部分)、《〈莊子因〉“以文解莊”研究》。
本論文擬以《莊子》之自然觀語義討論為原則,期望建立一客觀完整之自然觀,在存在之現象與自然而然之間,爬梳《莊子》的自然論述,在客觀與主觀的交互討論下有其更多“與時俱化”、“任物自化”的因任自然而然的真精神、自然的相互協調、安命立命的自然觀點,以區別中國的自然主義的根本意涵。
“自然”一詞對西方人而言,指的是自然主義(naturalism),在文學作品上,展現的是寫實風格,在生活語言上,是指無虛偽的一種情境;而在中國古典文獻中,“自然”一詞,與西方對話的道家老莊的自然觀與儒家環境保護意識。兩兩對照與比較之下,往往會發覺其中有不同之處。
本論文由西方自然觀與中國《莊子》自然觀對話比較後,再根據語義的概念,將中國的“自然”的意義,以形象、概念、主題等不同意義,整合成概念、符號、對象意念、人文驗證、句子詞語功能等語義學的意義,做分類再用歷代對《莊子》文本的詮釋加以比較與討論,擬以道家《莊子》之自然語義場討論,建構一道家式的自然觀為原則,以區別中國的自然與西方主義的“自然”語義場之根本意涵。
一、中西自然觀文獻回顧
(一)西方自然觀的意義
西方自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以來,對自然主義的看法,如思想家賀貝哈(Holbach)的詮釋:這個世界宛似一部宇宙機器,人只是生活在一個可知覺的現象世界中;到了十九世紀,“自然主義”的主要意義認為外在的世界,決定人的生命,決定自然的一切;李特(Littre)編撰《法語大辭典》(Dictionnaire de la langue francaise,1875)更清楚的說明“自然主義”這個名詞的哲學意義是:“自然主義係於自然中尋求所有根本原理之學說”[①]。
十九世紀初,浪漫主義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自然主義的畫家放棄歷史神話的題材,精確地在畫布上模仿自然界真實形象[②],笛卡爾“我思故我在”、達爾文《物種源始》、孔德(Auguste Comte)倡導實證的思想,盧梭(Theodore Rousseau)、休姆(David Hume)自然主義的理念[③],建構我們對自然世界之所以形成的知識,開始尋求“自然”的確定性(certainty),成為自然主義的基礎概念;其後蒯因(W.V Quine)出版“Epistemology Naturalized”,開啟了所謂“自然主義的知識論”的研究與發展[④],自然主義在經驗主義中展現科學的理解,物質的主義之真實性,明白指出世界是由動物、植物、星辰以及岩石等所組成的有機體,是具有可證明的真理,世界是完整和諧、充滿生命力的物質現象所組成,此時西方自然主義給予“自然”一個新的、科學性、現實層面的詮釋。
當德國萊布尼茲(Gottfrued Wilhelm Leibnez,1646-1716)提出“為何此世界是有而非無”[⑤],美國梭羅(Henry D. Thoreau,1817-1862)《湖濱散記》自然書寫的流行之後、西方的自然主義與中國自然觀有越來越多的交涉與共通之處。而英國懷特海(Whitehead, A. N.1861-1947)《自然的概念》1919年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塔納講座上的演講中,說明自然的知識中有三個部分,即事實、因素和存在物[⑥],從論述中提出:
事實是無差別的感覺——意識的目標;因素是被區分為事實要素的感覺——意識的目標,存在物是在功能上做為思想目標的因素。
在此,懷特海將自然深入分析,討論出自然與自然知識的不同,思想是比自然更加寬泛的,自然已經是加上思想的複合體。這樣的討論可以看出西方人對“自然”名詞本身的界定,要求是嚴謹、細緻的,與中國的“自然”解釋方式,顯然是不同的。
由以上論述,可以歸納出西方的“自然”,與思想、因素等是有不同的,純粹而絕對的自然,有其存在性、客觀性,與獨立性的意義。
(二)中國自然觀的意義
中國之自然環境意識與倫理,是先將大自然的力量視為天命之神,既敬畏又崇拜,如《禮記·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⑦]進而基於管理人民之需要,將治理人民之人,須承天受命,稱之天子,因此將人事、道德、政治等事,比附於自然萬物,如《國語·楚語上》:“地有高下,天有晦明,民有君臣,國有都鄙,古之制也。”再進而以環境倫理觀看待萬物,如《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此處在農耕漁獵上,應之以時的概念與科學實證後認同的保育觀確有契合之處[⑧]。對大自然有“不竭澤而漁”的觀念,亦如現代生態學所說“可持續”(sustainability)的環境生態的永續利用。
中國亙古以來,如中國曠世大哲人老子、莊子,他們對自然的觀點、生態環境智慧的論述,是否與西方純粹歸返純樸的自然意義相當呢?在《老子》二十五章,以天地為師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看來如同是呈現道家式的尊重生物,齊一萬物的自然觀。因此,林懷特(White, Lynn 1908-1987)在“The historical root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1967,中推崇東方宗教文化的傳統,視其“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概念,是西方科技文明應學習的地方”[⑨]。道家的自然觀,是一種思想觀念的啟蒙,其源自於早期人類的文明史中,人類文化存在著如何對應自然環境的問題意識,是不完整性,又稱之為樸素的環境倫理思想或環境意識,是潛藏在深層文化結構下,成為直觀式樸素的環境倫理[⑩]。
(三)中國“自然”詞匯的語義概念理論背景
能與西方“自然主義”意義做對話的,當以道家的“自然”一詞為相對應。如果從語義學的角度來看道家思想中對於“自然”的解釋,再根據“自然”一詞的詞彙內容解讀,集合歷代的翻譯或訓詁,做歷時的對照,集合成詮釋的意義範疇,深入分析,歸納出中國對“自然”的觀點。
詞言的意義即是語義,它與概念都是人類通過感官對事物的認識,經過一連串的思維活動,把事物的本質特點概括地提出來,形成概念。人類運用語言,以詞的方式把概念表達出來。符淮青圖示如下:
詞的語音形式←───概念內容←───客觀事物
聯繫 反映
語義的表述在Ogden和Richards所著The Meaning of Meaning (Ogden和Richards 1923:11)一書中提出:“Thoughts, Words and Things”
其中提出:對我們頭腦中所思想和所指的內容,導致(Caused)了我們使用哪些符號來表達,這些符號形式有時用不同聲音書寫相同意義,有時同意義卻不同符號形式(同義詞),語言使用的對象、思想、語言符號三個要素間,產生共時的語用關係。以此觀點來看“自然”一詞,在《老子》一書中有5個地方涉及到“自然”,依次為:“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十七章);“希言自然”(二十三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六十四章),但內涵意義卻不盡相同。
就《莊子》書中所談的“自然”,一共有七處,依次是“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德充符》);“汝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應帝王》);“吾又奏之以無怠之聲,調之以自然之命,故若混逐叢生,林樂而無形”(《天運》);“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繕性》);“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舜之自然而相非,則趣操睹矣”(《秋水》);“夫水之於汋也,無為而才自然矣”(《田子方》);“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漁父》),其間的意義也不同。
從以上《老子》的“自然”與《莊子》討論的“自然”中,我們已經看出一個現象,“自然”一詞在中國雖然只是一組最簡單的詞,兩個詞素,但是實際上,它有一詞多義的現象,同言“自然”,它卻包含了許多層意義、歧義、同義等現象,我們可以根據Leech提出語義的七種詞義[11],另外再根據Lyons提到六種意義的理論(見4.2)[12],由以上學術理論的構築,可藉以重新檢視在老莊文獻中的“自然”詞彙,並重新加以詮釋。
(四)中國“自然”詞匯的語義分類
從以上語義學中意義的區分方式上,我們可以將“自然”分成以下幾項:
概念意義的自然,“自然”等同於“法地法天”後的“道”,可以說是絕對超越的意義,可稱之為“道然”。即是《老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的最高追求目的,“自然”就是“道”,但是他是有階段性的,抽象性概念隱喻,必須借助法地、法天,具象的學習與思考,才能習得的抽象性意義,是屬於概念意義的自然。
內涵符號意義的自然,這裏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自然而然的增生與繁衍,是“物自生”的“本然”,沒有任何造作,天生的本質與內涵,萬象即是內在,全部就是本然如此,自然如此,例如“希言自然”(二十三章)即是此例。
具對象意念的自然,這裏的“自然”,則是有目的、有意義“自己而然”的自然,有其對象的絕對獨立個別性,多指人被環境造就而成的自然性格或人格;例證如:“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人文驗證的自然,這個“自然”更有意思,是“尊重人本”的政治措施。這個“自然”,則是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由“他人使然”的“他然”,可以說它是對“不自然”的政治措施,卻行“自然”之道,即是老子所謂“無為”之治,看似無所作為,卻是尊重人的無所不為的自然之政,是在人文社會中,尊重民心、民意,自然本色的自然政治,將任何勉強加諸人民身上的,都視作不符合“自然”的本義。例證如:“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十七章)、“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六十四章)。
語句用法的自然,這個“自然”是“自是如此”的自然,在語言語句的使用時,當作接續前言的連接詞“然後”來說的。
由上面的歸納中看出,中國語言的“自然”,與我們現在所說的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嚴格看待起來,在語言意義與語言意境上是不同的。
以下的討論即以歷代關於《莊子》一書中“自然”的訓詁,加上語義場的語義辨析作為研究方法,與西方自然觀點進行對話對比,觀察出相同與相異的自然論點。
二、以歷時的角度進行語義分析
以下是將歷代注解加以整合,將《莊子》文本中的同一句話,視作一個同情境的符號,集合歷代歷時的詮釋與翻譯,比較出同一個詞彙,在符號的詮釋歷代都不同,解釋時的同義詞、反義、歧異、互補意義等,以整個語義場的意義分析後,找出語義場中上下意義,同義關係等,再將“自然”一詞語意的語義場域整體建構出來。
(一)牟宗三對“自然”的觀點
以莊子的自然觀點為例,應是生命圓融的自然,是物我相忘和諧之自然,在生命的實踐上求其萬物齊平,超然物外,精神層次與自然環境相互容攝合一之道境,牟宗三《才性與玄理》以為:
莊子之自然,是境界,非今日所謂自然或自然主義也.今日自然界內之物事或自然主義所說者,皆是他然者,無一是自然,老莊之自然皆真是“自己而然”者。[13]
牟先生將《莊子》書中提及“自然”,為“自己而然”,以境界言之,與西方他然的自然不同,有其主客觀的不同。牟先生的“自己而然”是有我的自己而然,有對象的主觀、也有人文化成的自己而然的客觀性;牟先生的“他然”,則是以萬物為準,物自生,物自己而然。這個自然即是物我合一、萬物一體的境界。
於是“自然”意義包含有自己而然(主觀性)、自然而然(人文化成的客觀性),與二的合一稱之“自己而然”,以及“他然”(天地客觀規律性的自然)。牟先生自然的論點如圖:
這種“自然”概念,是將萬物適性的他然,與具個別性的自己而然,環境影響使然,主體無意識的自然而然,二合一而渾然為“自然”,將人與大自然之間,能夠物我兩全,順自然之本性[14],執無為,卻無不為的做法,一言以蔽之的說法。
(二)歷代莊學詮釋“自然”的歷時分析
以語義學意義的觀點,看語言符號的概念意義,從索緒爾用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的方式說明語言音義之間的關係開始,學者用語義學、語用學、語法學、意義的各種理論,符號學、詮釋學、解構、建構語言本身所含義意,筆者歸納以上“自然”的意義後,以《莊子》的文本內容多,較有語言情境可以理解,故引用歷代莊學的學者,在《莊子》原典上,有歷代學者的訓詁,再加上現代人的翻譯,作為歷時詮釋的佐證與意義分析的資料。根據上一節的五項自然語義分類,以《莊子》學論述,進一步論證如下:
1.概念意義的自然:
自然===法地法天===天道
例證:
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猶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脫焉?”老聃曰:“不然。夫水之於汋也,無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於德也,不修而物不能離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孔子出,以告顏回,曰:“丘之於道也,其猶醯雞與!微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田子方》)
*本段解讀。案:以水自然湧現作比喻,強調“德”是由修心而至無為而至的自然境界,也就是“道”的境界。
*歷代對此段“自然”的解讀:
時代 |
注解 |
說明 |
唐 |
成玄英:言水之澄湛,其性自然。[15] |
水性自然 |
清 |
宣穎:水無所作為,惟順其才之自然而已。[16] |
水無作為,順其才 |
清 |
郭嵩燾:汋者,水自然湧出。[17] |
水自然湧出 |
以水性無為—順其才—順其自然湧現—丘之於道,天地大全,德配天地。 |
這裏的自然,已然將天道的自然融入其中。人法天地之道,修心,修德,成就自然湧現的德配天地之道,所以屬於絕對超越的天道自然。對應其他語義場而言,概念義意的自然屬於上層的義詞。
2.內涵符號意義的自然
自然===自然而然===本然
例證一: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與一世而得澹漠焉。當是時也,陰陽和靜,鬼神不擾,四時得節,萬物不傷,群生不夭,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繕性》)
*本段解讀。案:天地混成之自然之境,天地陰陽群生而無所用,物自生的狀態。
*歷代對此段“自然”的解讀:
時代 |
注解 |
說明 |
唐 |
成玄英:莫之為而自為,無為也;不知所以然而然,自然也。[18] |
自然不知所以而然 |
今 |
王叔岷:《楚辭·遠遊》:“無滑而魂兮,彼將自然”謂彼將自成也。[19] |
自己完成自己 |
今 |
陳鼓應:無法再返歸恬淡的性情而回復自然的本初。[20] |
回復原本的狀態 |
今 |
傅佩榮:無所作為而一切都是自己如此。[21] |
自己如此 |
自然是不知所以而然,一切自生之狀態。 |
例證二:
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然後調理四時,太和萬物。[22]
儻然立於四虛之道,倚於槁梧而吟。目知窮乎所欲見,力屈乎所欲逐,吾既不及已夫!形充空虛,乃至委蛇。汝委蛇,故怠。吾又奏之以無怠之聲,調之以自然之命,故若混逐叢生,林樂而無形。(《天運》)
*本段解讀。案:立於天地四虛之自然之境,以天然音聲對應。
*歷代對此段“自然”的解讀:
時代 |
注解 |
說明 |
魏晉 |
郭象:命之所有者,非為也,皆自然耳。[23] |
天生命定之自然 |
唐 |
成玄英:幾百蒼生皆以自然為其性命,所以奏此咸池之樂者,方欲調造化之心靈和自然之性命也已。[24] |
天地自然造化 |
宋 |
林希逸:天行,行乎天理之自然也,物化,隨萬物而化也。[25] |
天行、物化,萬物自生之自然 |
清 |
林雲銘:命,天命也,自然之命,天命之流行。[26] |
天命流行的自然 |
清 |
宣穎:天理。[27] |
天理 |
今 |
黃錦鋐:和自然應合。[28] |
相互配合的自然 |
今 |
傅佩榮:以自己如此的固定規律來調和[29]。 |
以自己的規律,調和天地之自然 |
由大化流行之自然,而以自己規律之性,調和天地自然。 |
這裏天地本然的自然,有天地萬物本然之性,相對於概念意義而言,是屬於下義詞。但對對象意念自己而然,則屬於同位義場。
3具對象意念的自然
自然===自己而然===自然
例證一:
惠子謂莊子曰:“人故無情乎?”莊子曰:“然!”惠子曰:“人而無情,何以謂之人?”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惡得不謂之人?”惠子曰:“既謂之人,惡得無情?”莊子曰:“是非吾所謂情也。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傷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槁梧而瞑。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德充符》)
*本段解讀。案:不因外在環境而改變自己天生的自然淳良之性。
*歷代對此段“自然”的解讀:
時代 |
注解 |
說明 |
唐 |
成玄英:形之將貌,蓋亦不殊,道與自然,互其文耳。[30] |
自然賦予形貌,道與自然互文,相同。 |
清 |
宣穎:本生之理,不以人為加益之。 |
天地本然生成的理 |
清 |
“生理同於造化,不可加以人為修導延年,皆助長也”。[31] |
天地造化而成的天理 |
今 |
王叔岷:案:貌、形稟之自然,道、天互文,並自然也。[32] |
稟受天地造化而成的自然,與道同 |
今 |
張默生:應當依順生理的自然。 |
順應生理的自然 |
今 |
傅佩榮:要經常順應自己如此的狀況。[33] |
自己即是如此 |
前賢:天理自然與道相同,但此以好惡不傷其身,天選其身,置自己而然為宜。 |
例證二:
客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真也。其用於人理也,事親則慈孝,事君則忠貞,飲酒則歡樂,處喪則悲哀。忠貞以功為主,飲酒以樂為主,處喪以哀為主,事親以適為主,功成之美,無一其跡矣。事親以適,不論所以矣;飲酒以樂,不選其具矣;處喪以哀,無問其禮矣。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不知貴真,祿祿而受變於俗,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於偽,而晚聞大道也!”(《漁父》)
*本段解讀。案:以秉性真誠法天地之自然。
*歷代對此段“自然”的解讀:
時代 |
注解 |
說明 |
魏晉 |
自然而然,故不可改易也。[34] |
天生自然之性 |
今 |
陳鼓應:真性是稟受於自然,自然是不可改變的。[35] |
真性是自然稟受於天 |
人天生稟受的真誠,如天地之自然。 |
人順應自然環境而來,對應自己而然,是同位義場。
4.人文驗證的自然
自然===尊重人本===他人使然===他然
例證:
天根遊於殷陽,至蓼水之上,適遭無名人而問焉,曰:“請問為天下。”無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問之不豫也!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遊無何有之鄉,以處壙垠之野。汝又何為以治天下感予之心為?”又復問。無名人曰:“汝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應帝王》)
*本段解讀。案:順應天地自然之環境,才是治天下自然之道。
*歷代對“自然”的解讀:
時代 |
注解 |
說明 |
魏晉 |
郭象:任性自生,公也,心欲益之,私也,容私果不足以生,生而順公,乃全也。[36] |
私而順公為自然 |
唐 |
成玄英:隨造化之物情,順自然之本性。[37] |
隨造化之自然本性 |
宋 |
林希逸:言處於人世而順造物之自然也。[38] |
順應造化 |
清 |
阮毓崧:自然則無為,老子曰:我好靜而民自化。[39] |
以無為之政言自然 |
清 |
林雲銘:無失其自為正之理,而不參以私意。[40] |
以正理為自然 |
明清 |
方以智:野同曰:人知曹參以黃老治齊為順物自然矣![41] |
以黃老之治為自然 |
清 |
宣穎:順物自然,無容私焉,是變化治人之道,帝王之事盡矣![42] |
順應自然,以無私治人 |
今 |
黃錦鋐:順應物象變化的自然。[43] |
順應萬物 |
今 |
傅佩榮:是指“自己而然”,或萬物本來的樣子,未經人工改變的狀況。[44] |
萬物自己的樣子 |
今 |
歐陽景賢、歐陽超:要順應事物的自然發展。[45] |
順應自然的發展 |
以治天下為自然之政為主。 |
以自然無為治理政治,與自己而然的本然,是屬於同位義場。
5.詞語用法的自然
自然===自是如此===然後
例證:
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為稊米也,知豪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等矣。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分定矣。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舜之自然而相非,則趣操睹矣。(《秋水》)
*本段解讀。案:堯舜自然是依照上面之理相無或相非。依照上言去做。
*歷代對此段“自然”的解讀:
時代 |
注解 |
說明 |
唐 |
成玄英:然猶是也,夫物皆自是,故無不是。[46] |
是如此 |
清 |
林雲銘:見是非之各成其所。[47] |
是非各有自己看法 |
今引 |
《鶡冠子·天權》:知物,故無不然也。[48] |
沒有不如此的 |
今 |
陳鼓應:自然而相非,即自以為是而互相菲薄。[49] |
自以為是而自然如此 |
今 |
張默生:自是而相非。[50] |
自然是自是 |
自然是延續上面的自是而說。 |
只專就語言句型結構順應而來的自是如此的自然,與前面自己而然,本然等,都是平行義場。
(三)“自然”語義義場式的分析
根據以上各式各樣的解讀可以發現,在同一語境的“自然”詮釋,有的詞義產生共同點或某種關係的詞義類聚是同義義場[51],當中有等義詞和近義;有的詮釋甚至是反義義場[52],由這種種歧義之中,又可以看出上下義詞,或同位義場,及共義詞的關係。
學者認為語言的聚合有形成概括詞或概念下的一部分詞匯,稱之為語義場(Semantic field)又叫lexical field domain,形成語言的詞匯,它所構成的語義是相互連繫的,而構成一個語義場,以下就是以語義場的概念來說明“自然”的意義[53]:
概念在此成為“自然”意義的最高層意義,在此是指“道”,是上義,其他就是在下的下義,彼此形成上下義的系統意義(Sense)。[54]
概念
內涵符號具對象意念
人文驗證
三、研究發現及討論
以Semantics(語意學)的視域(vision),研究中國的“自然”一詞的語意,加以解構詞彙,以歷時的詮釋方式,語義場域的概念,分成更小的語言意義單位,將同義詞、多義、反義詞(非自然)等等,弄清楚各個辭義的要旨與命題腳色(Thematic Roles),再根據句子內容的情境而有不同語意,區分語言presuppostion跟entailment的差別。“自然”一詞中上下詞、同位詞、同義、反義詞就區分開來,這樣的語義場域,已經產生所謂的視域的融合,因此中國的“自然”才成為中國式的自然觀,從天生自然的萬物自給自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成就一個自然生成的環境、人,語言,再由互動互相影響,成為一個可證成的自然社會,互補而互相尊重的自然統治,這裏的整個自然義意,就是中國式的自然觀。
相對於西方的自然主義的絕對本然,中國自然統攝天、地、人、語言、政治,
可以就意義的範疇來說是,可以下兩圖做整體說明:
1 概念意義的自然===天道 |
2內涵符號意義的自然 |
自然===自然而然===本然 |
3具對象意念的自然 |
自然===自己而然===自然 |
|
4人文驗證的自然 |
自然===尊重人本===他人使然===他然 |
|
5句子詞語功能的自然 |
自然===自是如此===然後 |
四、結語
本論文以自然主義的中西概念意義的對照,再藉由《莊子》語義學的意義分析,經過歷代詮釋者的歷時的解釋對照,歸納出中國道家式的“自然”詞義場域,其實包含了天道的概念意義的自然,以下再分為內涵符號意義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本然,及具對象意念的自然,是自己而然的自然,還有人文驗證的自然,是尊重人本,他人使然的他然,最後是句子詞語功能的自然,作為自是如此的然後義,這天道、本然、自己而然、他人使然、然後等的自然詞義場,最後形成中國道家式的自然觀,顯然,這樣的自然觀點,與西方只純就萬物自然而然的本然,其間自然意義範圍是不相同的。
西方社會物我區分得很清楚,自然純就非人以外的世界而言,不像中國天人合一,物我不分,在“自然”一詞的詞匯意義上特別明顯,自然是包括人為的自然而生,甚至主其政者也可以以尊重本心當作自然無為之政,範疇顯然比西方寬泛很多。
《莊子》的自然觀,統攝天地人,有上下義、同義詞、歧異詞,讓自然的概念,建構成為層理結構分明清晰的詞彙,對思想文化而言,做推論與對比分析,把一個“自然”詞彙,說得清楚,這是現代人在面對先秦古典文獻中,可以努力以現代視域重新融合與詮釋的部分。
[①] Lilian R. Furst & Peter N. Skrine 著、李永平譯《自然主義論》,臺北黎明1973年版。
[②] 法國卡斯達格納利(Castagnary)在《1863年之沙龍》(Salon de 1863)一書稱:“自然主義畫派肯定藝術係生命所有形象與層次之表現,而其唯一目的在於重現自然與其力與勁之最高峰。”在此自然主義似乎包含模仿的寫實主義。
[③] 丁詩韻《盧梭的自然主義哲學》,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1991年碩士論文;吳榮輝《盧梭政治理論的研究---民主或極權》,私立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1986年碩士論文;許翠玲,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盧梭人性發展兩階段論在教育上之意涵》;黃遙煌《盧梭教育思想》,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七集;樓繼中《盧梭自然教育思想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1995年碩士論文。
[④] 米建國《自然主義的知識論》,東吳大學2004年國際哲學研討會:當代知識的多元議題。
[⑤] 李震《中外形上學比較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版,第265~266頁。
[⑥] [英]懷特海(Whitehead)《自然的概念》,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頁。
[⑦] 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1990年版。
[⑧] 呉明益《書寫自然的歷史:臺灣現代自然書寫前史》,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頁。
[⑨] 林·懷特(White, Lynn 1908-1987)“The historical root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 1967, Environmental Ethics:Reading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ed. by Louis P. Pojman, 2nd ed.,Wadsworth Pulishing Company,pp.15-20。
[⑩] 林益仁《環境哲學與社會實踐》,《當代》,第165期,2001年5月,第26~39頁。
[11] 概念意義:是語言交際中所表達的最基本的意義;內涵意義:是附加在概念意義上的意義。社會、階級、階層、集團或個人都可以給一個詞附加上內涵意義;風格意義:也有人把它稱為文體意義,又可分為較為持久的風格、或較為短暫的風格。充分注意分析此意義,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且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活用能力和對作品的欣賞能力。感情意義:不是一種獨立的意義,它要通過概念意義、內涵意義、風格意義或借助語調、音色、感嘆詞等手段才能表達出來。聯想意義:有些多義詞,其中某個意義會引起不好的聯想,因而成為禁忌詞,與外國朋友的交談中要避免使用此類的詞語,以防產生誤會。搭配意義:Leech指出,屬於不同種類風格的詞,不能搭配使用。主題意義;Leech認為,主題意義是通過語序和各種強調方式表達出來的意義。見錢玉蓮《現代漢語詞彙講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83~84頁。
[12] 分別是:指稱說,意義是語言表達所指的事物;意念說,意義是理解某語言表達的人,在頭腦中產生的思維,及所表達的想法與概念;行為反應說,意義是某些話語產生刺激,或對某話產生反應,甚至是刺激與反應的總結合;用法說,語言表達的意義取決於它在語言中的使用情形;驗證說,語言表達的句子或命題,具有可驗證性,才會產生意義;真值條件說,意義,是語言表達在整個句子的最具真正的價值與貢獻。
[13]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學生書局2002年版,第179頁。
[14] 謝大寧《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提出執無為之境界所反照回去,而說之天地之太樸無為的境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頁。
[15] 成玄英《莊子注疏》,第855頁。
[16] 宣穎《莊子南華經解》,廣文書局1978年版,第158頁。
[17] 陳鼓應注譯《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560頁。
[18] 成玄英《莊子注疏》,第663頁。
[19] 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版,第570頁。
[20] 陳鼓應注譯《莊子今注今譯》,第424頁。
[21] 傅佩榮《解讀莊子》,立緒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頁。
[22]《天運》第十四中“自然”有兩見,此處敦煌古鈔本,無此三十五字;馬其昶《莊子故》,引蘇轍言、于省吾、敦煌古鈔本等說明,都無此35字,見王叔岷《莊子校詮》第513頁,錢穆《莊子纂箋》第114頁。
[23] 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臺北天工,第609頁。
[24] 同上。
[25] 林希逸《南華真經口義》,嚴靈峰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7、8冊,臺灣藝文印書館,第517頁。
[26] 林雲銘《增注莊子因》,廣文書局,第295頁。
[27] 宣穎《南華經解》,第119頁。
[28] 黃錦鋐《莊子讀本》,三民書局2003年版,第195頁。
[29] 傅佩榮《解讀莊子》,第240頁。
[30] 成玄英《莊子注疏》,第265~266頁。
[31] 劉鳳苞《南華雪心篇》,嚴靈峰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24冊,第214頁。
[32] 王叔岷《莊子校詮》,第201頁。
[33] 傅佩榮《解讀莊子》,第99頁。
[34] 郭慶藩《莊子集釋》,第1032頁。
[35] 陳鼓應注譯《莊子今注今譯》,第844頁。
[36] 成玄英《莊子注疏》,第352頁。
[37] 同上。
[38] 林希逸《南華真經口義》,第313頁。
[39] 張默生《莊子新釋》,明文書局1994年版,第232頁。
[40] 林雲銘《增注莊子因》,第180頁。
[41] 方以智《藥地炮莊》,嚴靈峰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17冊,藝文印書館.第251頁。
[42] 宣穎《南華經解》,廣文書局1978年版,第77頁。
[43] 黃錦鋐《莊子讀本》,第103頁。
[44] 傅佩榮《解讀莊子》,第131頁。
[45] 歐陽超、歐陽景賢《莊子釋譯》,里仁書局1992年版,第294頁。
[46] 成玄英《莊子注疏》,第695頁。
[47] 林雲銘《增注莊子因》,第332頁。
[48] 王叔岷《莊子校詮》,第599頁。
[49] 陳鼓應注譯《莊子今注今譯》,第440頁。
[50] 張默生《莊子新釋》,第388頁。
[51] 同義義場:意義相同或相近義位構成的語義場。見錢玉蓮《現代漢語詞匯講義》第105~109頁。
[52] 反義義場:意義相反或相對義位構成的語義場,其中分為互補反義義場(相反對立)及極性反義義場(相對對立)。見錢玉蓮《現代漢語詞匯講義》,第105~109頁。
[53] 李福印《語義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6頁。
[54] 王寅《語義理論與語言教學》,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頁。
白雲深處人家網站
http://www.homeinmists.com/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