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學刊第四輯

老子的哲學智慧對當前文化危機的啟發

 

(臺灣)陳鼓應

 

[作者簡介]陳鼓應(1935  ),男,福建長汀人。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和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現任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及北京大學哲學系兼職教授等職。主編《道家文化研究》學刊。著有《悲劇哲學家尼采》、《尼采新論》、《存在主義》、《莊子哲學》、《老子今注今譯》、《莊子今注今譯》、《黃帝四經今注今譯》、《老莊新論》、《易傳與道家思想》、《道家易學建構》、《管子四篇詮釋》及《耶穌新畫像》等書。

 

 

正當五四時代,英國哲學家羅素來到中國訪問、講學(1920年),他看到蛻變中的中國,他所接觸的知識份子充滿了追求新事物的熱忱,放眼世界、廣納新知。回國之後,羅素發表了《中國問題》一書(這本書有多種中譯本,並以上海學林1996年版為佳),提到中國當時的問題,主要歸結為經濟、政治和文化三方面。這三方面是相互關聯的,不過羅素認為文化問題最為重要。

如今,美國金融危機導致全球性的連鎖反應,最根本的還是文化問題。所謂文化問題,也包含了制度及其生活方式的問題。一个世紀以來,資本主義制度中的金融體制及其商品經濟,逐漸由人的腦海滲透到人的精神領域中。對於它所帶來的種種弊端,挽救乏力,也少有人做深層的反思。莊子《天運》篇中,曾以汲水的“桔槔”作喻,比喻制度是被人所牽引的,不是牽引人的:“夫桔槔者乎?引之則俯,舍之則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人是主體,制度是為人而設的。所以莊子說:“禮義法度,應時而變。”今天美國式的生活方式,以消費刺激生產,使得人人過著負債的生活;一旦還債的能力和信任發生問題,遂導致整個金融體制的崩解。這種制度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歸根結柢還是與文化問題相關。不過,近來對於資本主義進行反省的輿論,在歐美世界偶有聽聞,卻並未深入到文化問題的層面。因此,讓我們重新回顧羅素當年的提示:

 

從人類整體利益來看,歐美人頤指氣使的狂妄自信比起中國人的慢性子會產生更大的負面效果。……中國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延續數千年,若能夠被全世界採納,地球人肯定會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祥和。然而,歐洲人的人生觀卻推崇競爭、開發、永無平靜、永不知足以及破壞。導向破壞的效率最終只能帶來毀滅,而我們的文明正在走向這一結局。若不借鑒一向被我們輕視的東方智慧,我們的文明就沒有指望了。

 

的確,自上個世紀中葉到現在,數十年來在西方經濟文化的強勢推動下,誠如羅素所指陳的,歐美對這個世界一昧“推崇競爭、開發、永無平靜、永不知足以及破壞”。羅素在八十多年前提出要正視東方智慧的見解,正是我們當代人所要發出的呼聲。在全球化的趨勢中,總是以西方的輿論為主導,而這次研討會讓東方智慧也發出聲音,這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經濟和政治不是我們要討論的議題,個人將從老子的哲學思想提示他的睿智給當前人類的啟發。

 

從哲學理論到現實人生

 

《老子》五千言,多在談論治道,而以深奧的哲學義理作為理論的依據。但一般人翻開《老子》第一章,對於“玄之又玄”的道,常感到費解。我就從首章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作為我發言的起點。

“道可道”和“常道”,這三個“道”字語境意義不同,但彼此之間有其內在聯繫。第一個“道”是指現象界的法則,包含天道和人道。天地間運行的法則(天道)和人世間行事的規範(人道),都可以用語言表達、文字表述。第二個“道”字是談語言的功能與意義。而第三個“道”乃是老子哲學的最高範疇,意指現象界賴以存在依據的本體界(或稱“本根界”)。這三個“道”字,語境雖異,卻具有共同的基本意涵,那就是:方法、規準與法則,當然,也蘊含了和諧、秩序等意涵。道的和諧、秩序意涵,尤切合於當前社會。

舉目看今日世界,仍然到處彌漫著暴戾之氣。只要打開電視,世界新聞總是不斷傳出爆炸和槍戰的場景,就連娛樂頻道中播放的電影,也盡是打打殺殺、爾虞我詐,充分顯示出人類好鬥的本性,這就更讓我感到前年舉辦的“道德經論壇”向全球發出“和諧世界,與道相通”的現實意義。

20074月,我有幸參加中國道協和宗教局在西安召開的“國際《道德經》論壇”,這次大會的宗旨為“和諧世界,以道相通”。這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宣告:它一方面向世人宣說中國結束了以階級鬥爭為綱而轉向以和諧為本的政策方針;另一方面,呼訏地球村中各族群國家,當開啟異質文化對話的新紀元。

(一)可道之“道”——正視地球生命的毀損與國際秩序的重建

現在,讓我們把這三個“道”的語境意義,放在二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來重新詮釋,以呈現出它的當代意義。第一個“道”,是就天道層面來反省,提醒我們更加關注天地間自然的運行法則,不要拘泥於人類中心主義而過度地毀損它、破壞它。近年來全球暖化導致冰川融解、海嘯襲卷,人類開始驚恐於種種自然災害的反撲,我們應該更加珍視太空環境與地球生命。就人道層面來說,當前人類最為關注的議題莫過於霸強的軍備競賽所導致的核武擴散和恐怖襲擊。人們期盼走出軍事對峙的陰影,以對話代替對抗。老子“道可‘道’”的第二個“道”字,正是對話的意義。

從道的整全性來看,老莊認為宇宙是個有機的聯繫體;在老莊世界中,“同”、“通”是很重要的觀念。“可道之道”正是以對話溝通彼此,它的現在意義便是異質文化進行對話。在我們這地球村裏,不同生活方式的民族國家如果能夠體認莊子“相尊相蘊”的齊物精神,對於諸多尖銳而敏感的問題,能站在同情了解的基礎上來進行異質性的對話,就能化解對立的心態與對峙的立場,以營造我們這個地球村的和諧秩序為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由本根之道觀照當今世界

老子作為本源、本根的形上之道,是探討萬事萬物由來的根本原因。我們無妨將本根問題探討的態度,落實到現實世界,如以9·11事件為例,人們常會發問:9·11事件的發生,究竟是原因,還是結果?就受重創的美國主政者們藉機發動一場新的十字軍東征來看,顯然是倒果為因的行徑。近十多年來,全世界的人只要打開電視看到中東衝突的場面,總是映顯出鮮明對比的畫面:一邊是一群散亂的大人小孩撿石子無奈地向敵人扔擲,另一邊則是使用最先進的美式裝備掃射對方。接著一輛輛擔架抬著屍體和傷患,尾隨著一群憤恨怒號的人群。美國官方一面倒的偏袒言論和另一方無休止的冤冤相報,必然導致悲劇的發生。

審視9·11事件之後,美國官方一連串錯誤的政策,其以暴易暴的動向是導致今日全球性危機的主要原因。美國當局發動的中東戰爭,以及開闢阿富汗戰場,現在也逐漸引起美國國內輿論的反省。

這半年來,我看到相關報導的統計數據指出,至目前為止,參與戰爭花費的金額之龐大,從九千億美金,突破到一兆美金,已經超過韓戰和越戰經費的總合,是美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三倍之高。另一方面,在中東戰爭中,美方已有五千餘官兵殉難,而阿拉伯平民死於戰火者則高達數百萬人之眾。戰火浩劫導致生靈塗炭的慘景,兩千五百年前的老子就曾警惕好戰者:“不以兵強天下。”(《三十章》)他還說:“夫兵者,不祥之器。……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三十一章》)

 

二、老子治道的現代意義

 

老子的道論可說是應合實際人生的需要而提出的。從現實人生的角度來看,治身和治國是他思想的兩大主軸。在治道方面,若將《老子》和《論語》相對比,可以看出孔子多講述為臣之道,老子則都在講解為君之道。今天讀來,老子好像正在向全球各國中央領導提供人類和平相處的建議書,其中最值得後人所重視的,就是他那自然無為的貴“柔”思想以及“三寶”的處事方案。

談到老子的貴柔,我常會把它和美國發動中東戰爭的布什之行事作風聯繫起來,我常想,如果布什能讀讀《老子》,有許多誤會應該可以不必使用戰爭的方式解決。

2003年,美國師出無名,卻以最先進的飛彈連續幾十個小時轟炸巴格達,世人目睹一座座高樓的倒塌、橋樑瞬間崩解,全城居民匍匐在一片火海中。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們,親眼目擊一場現代化武器的威力。之後我們又在電視熒幕上看見布什身著美軍軍裝,乘坐直升飛機降落在中東外海的航空母艦上,那種揚威的神情,我立刻想到老子所說:“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三十一章》)

我還覺得老子這話,更像是對二次大戰侵華的日本軍國主義者說的,每次當我在電視上看到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時的神態,就會不期然想起1972年我在美國加州大學校園看到一位外籍人士所拍攝的記錄片,實錄南京大屠殺之後日軍一卡車、一卡車搬運屍體的悽慘景象。

老子的貴“柔”思想,不斷地釋放出他的現代意義,且讓我列舉下面數則為說:

(一)對霸強的警鐘:“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春秋戰國時代,“天下共苦,戰鬥不休”(《史記·秦始皇本紀》)。老子深感各國兵戎相向、人民苦戰,因此頻頻發出“柔弱勝剛強”(《三十六章》)的呼訏,他還說:“守柔曰強”(《五十二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四十三章》)。老子還用“水”形象化地描繪了“柔”的意涵:“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具有柔軟、向下流動的特徵,曉喻統治者應該走向群眾、關懷弱勢。老子更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告誡窮兵黷武者。

(二)“大者宜為下”──軍事大國與小國溝通的橋梁

一般人都以為“小國寡民”是老子的理想國,其實這只代表老子期望小國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八十一章》提到:“雖有甲兵,無所陳之。”意思是小國只要有防衛性的武器即可,不必大肆擴張軍力。但老子最關注的還是大國的動向,他敦告大國主政者不可躁動冒進,要以“百姓心為心”(《四十九章》)。在治理大國的“內政”上,老子寫下了這些名言:

1)“治大國,若烹小鮮。”(《六十章》)老子以煎小魚來比喻為政不宜過度攪擾,這話歷經文革的人會有更深沉的體驗。

2)“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四十九章》)主政者能客觀理解人民的需求,不固執己見,以善心和誠心對待人民,尊重人民的意欲。

3)“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二章》、《五十一章》)這是要人們都發揮創造的意志,收斂佔有的衝動,如果這話是說給主政者聽的,那就是為民服務(生、為),反貪污(不有、不恃)。

對於“外交”,老子提出非常合乎現代國際情勢的精闢見解:

1)“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六十六章》)大國統治者若能江海胸襟,虛心處下,自然能獲得百姓的愛戴,江海廣納百川的話更適用於大國的外交。反觀今日世界的霸主,動輒訴諸武力以權勢逼人,歸根結底是欠缺老子經驗智慧的涵養和不同歷史文化熏陶的緣故。

2)“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六十一章》)

如果把老子的原文用現在的話語來說,就是:“大國就像居於江河的下流,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是天下交匯的地方。雌柔常以靜定而勝過雄強,因為靜定而又能處下的緣故。在這世界上,大國對小國謙下,可以會聚小國;小國對大國謙下,可以見容於大國。我們常常看到大國因為謙下而能會聚小國,小國因為謙下而能見容於大國的例子,這樣大國、小國都可以依自己的願望生存發展。大國尤其更要懂得謙下的道理。”在我們這地球村裡,國家無論大小,都應平等相待,而老子“大者宜下”的箴言,可謂民心所向的至理名言。

(三)“三寶”精神──物化潮流下迷失人性的呼喚

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六十七章》)“慈”、“不敢為天下先”也可以作為提醒霸強的警世之語,在此就以“儉”來反省現今社會迷失於物化潮流的現象。

“儉”也就是“嗇”的意思。“儉”與“嗇”的提出,來自老子對於當時人們過度物化以致迷失本性的觀察。如《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十二章》)反觀現實,人性物化已經到了令人心發狂的程度。老子雖然是二千多年前的人,但今天看來,卻特別感到它切重時弊之深刻。再者,《五十九章》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嗇”就是愛惜保養、累積生命的能量,不停地累積生命的能量(“重積德”)是為“深根固柢”之道。老子形容自己“被褐懷玉”,和當今“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社會現象形成強烈的反差。希望老子“嗇”的智慧,能在人人迷失於商品文化的浪潮之際,再次激發人們充實生命內涵的自覺意識。

尼采曾說:“過分缺乏歷史意識,就會像阿爾卑斯山下的居民般視野狹隘。”歷史的教訓,有助於檢討時弊、避免重蹈覆轍。而莊子的“恢恑憰怪,道通為一”,則是讓世界上千差萬別的人群,都可相互會通。今天我們不僅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傳統,也要努力去認識其他民族的歷史文化。從五四時代至今,我們一直在努力吸收西方的典籍文化,目前北京漢語辦公室正在計畫《五經》的外文翻譯,這是學界的一項盛事。但從文化普及層面來說,《論語》和《老子》的外文翻譯,恐怕更為迫切。個人期盼西方學界能有機會閱讀中國古代典籍,正如我們努力學習西方歷代的哲學典籍和文學作品一樣;希望西方大學學生有機會閱讀《老子》全文,中學以上學生可以選讀《論語》(例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類的話,已不合時宜,因此《論語》要以選讀的方式)。文化的交流是增進不同民族間,相互了解的關鍵因素。

北京論壇的召開,提供了一個東西文化理性交流的園地,對於異質對話的開啟與全球視域的形成,具有實質的重大意義。

 

(說明:2009116日至8日,“北京論壇”主辦“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反思與和諧發展”,主題之一“化解危機的文化之道——東方智慧”,本文為參加“北京論壇”之發言稿。)

 

 

回首頁 

白雲深處人家網站  http://www.homeinmists.com/整理